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玉山雅集与元末诗坛
北朝文学思想史
林语堂精神世界及其幽默理论
“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
《春秋左传正义》研究
夏炘的《诗》学思想研究
英雄主义:无法摆脱的抗争与宿命--关于海子及其诗歌的一种解读
张潮研究
黑水城文献《六十四卦图歌》研究
商业时代的文学接受和批评分裂--以《兄弟》和《你在高原》为例
影响焦虑下的“王安忆现象”--王安忆与“海派传人”研究
田锡文学活动及文艺思想研究
王十朋蜀中经历及文学创作
《宋书》所载文人交往活动考论
盛弘之《荆州记》文学三论
鬼谷子形象的流变及其文学影响
苏雪林《论李金发的诗》和《沈从文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构建的贡献及局限
《国语》人物研究
洪武至天顺江西籍文人研究
宋代祈雨文研究
王灼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三国两晋家书研究
苏轼“四西湖时期”文学的情感交流与意象选择
现代文人笔下老北京日常生活的叙述和想象--以老舍、林语堂为例
晚清文学作为现代文学源头的开创性
论《左传》中的武士形象
女性崇拜掩盖下的男性中心主义--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唐代“韵”范畴及其诗学精神
王绩思想流变研究--以诗文创作为中心
冯雪峰与鲁迅
庾阐文学创作研究
论现代女作家的出走与不同的探寻之路--以庐隐、丁玲、萧红为例
令狐楚诗文研究
“女性情谊”与生活世界--对王安忆小说的一种解读
李肇《唐国史补》的文学研究
试论韩寒现象及其创作
老骆驼的远行--论1949年之后张恨水的文学书写
程俱《北山小集》研究
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基督教文化
周天籁文学创作论
朱天文的文学与电影创作关系研究
阎连科“神实主义”的世界现代主义文学意义
以“文”立“国性”:论章太炎的“文学”、“国学”观及其时代性思想意义(1900~1910)
王之春的日本之行
疾病书写与疾病隐喻--以路翎、张爱玲、丁玲笔下的“病妇”为中心
唐代吴郡陆氏家族与文学研究
明代十五世紀文學研究
以悲为美--论卢照邻作品的审美倾向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