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楚辞意象与楚辞诗学
民粹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文艺行程
启蒙:坚守与超越--胡风编辑思想探析
狂飙与撕裂--论40年代路翎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跨语际旅行:弗洛伊德主义中国化问题探究
论明清时期闽文化与文学的外向性拓展
陆机心态—人格研究
何逊研究
柳宗元山水文学的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
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
论《焦氏易林》与先秦两汉文学的融会贯通
曹学佺及其著述论考
论后新时期女性作家文本的性别置换现象
历史和美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评论”派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河南乡土文学
延安文学体制与作家的创作转向--以何其芳、丁玲和王实味的创作为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成都形象--以四部作品为中心
论苏曼殊的多元人格与艺术的多元选择
失却与复归:余光中三地二十年(1964-1985)
两晋音乐赋研究
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对农民实利的守护--论赵树理知识分子意义
现代背景下的抉择
宋初文人唱和与宋初诗风
《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性质和价值
梁苑文土集团研究
刘向及其文学成就研究
余华论
徐陵的诗文创作及其编选的《玉台新咏》
论萧红女性主义创作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作家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及其对传统文学写作品格的解构
清虚与奇幻的交汇--论道教修炼对中国古典文艺创作思想的影响
东方朔简论
文学的文化见证--试论当代岭南文学的文化显现
文学庄子探微
试论李渔的生活美学
以“反观”达致“融合”--“以意逆志”说的现代阐释学意义
论《庄子》的鲲鹏意象
陈亮政论文论略--兼说宋代文士的气节与爱国情操
元稹美刺风教文学思想浅探
主导、精英、民间、大众多声部的合唱--大陆新时期歌词论
试论世说风情
《赵柏岩诗集》校注
蒋冕《湘皋集》校注
《东湖集》校注
《萃益斋诗集》校注
《退遂斋诗钞》校注
《悦山堂诗集》校注
赵柏岩文集校注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