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近代文学(1840~1919年)论文

《退遂斋诗钞》校注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第1-40页
 (一) 生平第7-11页
  1 寓宦广东第8-9页
  2 从戎闽台第9-10页
  3 游历江浙第10-11页
 (二) 思想第11-40页
  1 人生哲学第11-28页
   (1) 曾点之乐第12-15页
   (2) 高蹈之念第15-21页
   (3) 逃禅之缘第21-28页
  2 诗学思想第28-40页
   (1) 诗见性情第28-31页
   (2) 诗因人奇第31-34页
   (3) 诗精脱化第34-35页
   (4) 意在离即第35-36页
   (5) 诗有迭法第36-37页
   (6) 诗尚蕴藉第37-38页
   (7) 诗见风趣第38-39页
   (8) 诗关教化第39-40页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第40-47页
 (一) 版本情况第41页
 (二) 思想内容第41-47页
  1 山川田园第41-44页
  2 交游酬答第44-45页
  3 风土人情第45-46页
  4 抒怀述志第46页
  5 家庭生活第46-47页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第47-73页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第47-62页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第47-56页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第47-53页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第53-56页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第56-60页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第57-58页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第58-60页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第60-62页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第62-73页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第62-64页
  2 倪诗意境营造论第64-73页
   (1) 从内容上看第64-70页
    ① 融情于景第64-66页
    ② 寓怀于事第66-67页
    ③ 抒情用思第67-68页
    ④ 寄慨于典第68-69页
    ⑤ 诗禅合一第69-70页
   (2) 从形式上看第70-73页
    ① 逆象曲衬第70-71页
    ② 意象迭加第71-73页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第73-296页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第73页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第73-296页

论文共2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曾布与北宋后期党争
下一篇:行走在别处——论北村小说的救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