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9-10页 |
1.4 本文特色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2.1 学术研究回顾 | 第12-13页 |
2.2 史料研究分类 | 第13-14页 |
2.2.1 历史类别史料 | 第13页 |
2.2.2 当代类别史料 | 第13-14页 |
2.3 史料研究趋势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货币金融运行概述 | 第16-26页 |
3.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16-17页 |
3.1.1 社会情况 | 第16-17页 |
3.1.2 经济情况 | 第17页 |
3.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体系 | 第17-26页 |
3.2.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环境 | 第17-18页 |
3.2.2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机构体系 | 第18-19页 |
3.2.3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市场体系 | 第19-23页 |
3.2.4 陕甘宁边区的金融运行 | 第23-26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货币金融政策及其运行的主要内容 | 第26-39页 |
4.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货币发行 | 第26-35页 |
4.1.1 边币发行目的和作用 | 第26-30页 |
4.1.2 边币发行的过程 | 第30-32页 |
4.1.3 边币发行的方法 | 第32-35页 |
4.2 陕甘宁边区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 | 第35-37页 |
4.2.1 严禁控制法币流通 | 第35-36页 |
4.2.2 完善法币的出入境管理 | 第36页 |
4.2.3 边币平准基金制度实施 | 第36-37页 |
4.2.4 边区贸易外汇的严格管理 | 第37页 |
4.3 陕甘宁边区其他金融政策 | 第37-39页 |
4.3.1 积极开展破坏边币市场的货币斗争 | 第37-38页 |
4.3.2 保持其他经济政策与边区货币金融政策机制的协调处理关系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货币金融政策的历史评价 | 第39-43页 |
5.1 促进农、工、商、贸等产业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39页 |
5.2 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39-40页 |
5.3 为我国建国后的货币金融政策发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 第40-41页 |
5.4 协调处理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 第41页 |
5.5 结合实际做好稳定物价和汇率工作 | 第41-42页 |
5.6 构建独立自主的带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货币制度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