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细菌传染病、球菌传染病
DcR3和sTREM-1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80例临床病例分析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
中国脑膜炎奈瑟菌MLV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下降率在评估败血症早期经验性抗生素疗效中的价值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56例临床分析
Gpr84在小鼠败血症模型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与药学干预研究
临床感染持留菌的筛选及其感染免疫机制研究
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葡萄球菌血流感染70例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表皮葡萄球菌agrC特异结合多肽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研究
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败血症患者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分离与鉴定及其耐药基因分析
依达拉奉对细菌性脑膜炎造成海马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
香港海鸥菌感染宿主的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性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单中心危重患者菌血症临床分析重症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救治经验
APOM、IL-6等炎症指标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及联合诊断研究
PrxⅠ在LPS诱导小鼠免疫反应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医院MRSA感染流行状况及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聚维酮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体外杀菌效果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回顾性研究
S-亚硝基-N-乙酰半胱氨酸对绿脓菌素感染鼠体内氧化作用的影响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自然转化感受态相关基因研究
PCT和CD64在快速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应用中的研究
浙江、贵州两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疾病负担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2000-201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猩红热发病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多项式模型拟合研究
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致病菌高通量测序及物种分析
细菌性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与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中药制剂联用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改变的研究
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Pfs的功能性研究及金葡萄感染的靶向性治疗
表葡菌生物膜形成相关遗传背景与表现型关系及抗生素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
华西医院老年病房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00-2004年五年回顾
浙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菌血症流行病学调查
宿州市细菌耐药现状分析及部分耐药菌的检测及基因型分布
合肥市某医院7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观察
补体C5a在败血症中作用机理研究
分析ST1型与ST7型猪链球菌在临床与实验室方面的差异
我国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发生率、分子流行病学及病例对照研究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C端及N端肝素结合域两种多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肠球菌溶血素cyl基因变异株的构建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广东省1965-2006年流脑病人脑膜炎奈瑟菌基因分型研究
淋巴毒素α在小鼠抵抗A型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感染中的作用
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特征及耐药机制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其alpha-毒素表达分析的研究
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