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10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 有代表性的汉英植物词汇总及其文化意义的对比 | 第14-27页 |
1.1 有代表性的汉英植物词汇总 | 第14页 |
1.1.1 汉语中有代表性的植物词 | 第14页 |
1.1.2 英语中有代表性的植物词 | 第14页 |
1.2 汉英植物词文化意义对比 | 第14-27页 |
1.2.1 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词,文化意义对比 | 第14-22页 |
1.2.2 汉语中植物词独有的文化意义 | 第22-25页 |
1.2.3 英语中植物词独有的文化意义 | 第25-27页 |
2 植物词文化意义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分析 | 第27-31页 |
2.1 地理位置的不同 | 第27页 |
2.2 文化溯源的不同 | 第27-28页 |
2.3 文化观念的不同 | 第28-29页 |
2.3.1 婚姻观与生育观的不同 | 第28-29页 |
2.3.2 幸福观的不同 | 第29页 |
2.4 审美心理的不同 | 第29-30页 |
2.5 汉英语音系统的不同 | 第30-31页 |
3 留学生对汉语植物词文化意义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1-37页 |
3.1 接受问卷调查的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2 分析留学生对汉语植物词文化意义的掌握情况 | 第32-34页 |
3.3 留学生对植物词文化意义掌握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 | 第34-37页 |
3.3.1 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部分植物词文化意义没有涉及 | 第35-36页 |
3.3.3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 | 第36-37页 |
4 对植物词文化意义掌握的必要性及教学建议 | 第37-41页 |
4.1 对植物词文化意义掌握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4.2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38-41页 |
4.2.1 教师应树立文化对比意识 | 第38页 |
4.2.2 采取的教学原则 | 第38-39页 |
4.2.3 采用的教学方法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