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0.2.1 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 | 第12页 |
0.2.2 有效提高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能力 | 第12页 |
0.2.3 促进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个体职业发展 | 第12-13页 |
0.3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0.3.1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研究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0.3.2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综述 | 第14-15页 |
0.3.3 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研究综述 | 第15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0.4.1 调查法 | 第15-16页 |
0.4.2 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0.4.3 统计法 | 第16-17页 |
1 泰国职校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 第17-23页 |
1.1 泰国职校汉语教学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1.2 职校汉语教学特点 | 第18-20页 |
1.2.1 汉语教学系统性不强 | 第18-19页 |
1.2.2 汉语教材繁杂,内容陈旧 | 第19-20页 |
1.2.3 本土汉语教师教学能力有限 | 第20页 |
1.3 职校学生特点 | 第20页 |
1.3.1 汉语学习动力不足 | 第20页 |
1.3.2 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 第20页 |
1.4 泰方汉语教学对汉语教师志愿者能力调查 | 第20-23页 |
1.4.1 语言能力 | 第21页 |
1.4.2 课堂管理及组织能力 | 第21页 |
1.4.3 教师的权威性 | 第21-22页 |
1.4.4 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 | 第22页 |
1.4.5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 第22-23页 |
2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个人发展需求调查 | 第23-27页 |
2.1 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2.2 对实际教学的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2.3 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3 目前职校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岗培训模式分析 | 第27-32页 |
3.1 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的区别意义 | 第27页 |
3.2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岗培训应具有的主要特征概述 | 第27-28页 |
3.2.1 灵活性 | 第27-28页 |
3.2.2 针对性 | 第28页 |
3.2.3 继承性 | 第28页 |
3.2.4 检验性 | 第28页 |
3.3 现有职教委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岗培训模式 | 第28-29页 |
3.4 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4.1 培训时间不够充足 | 第29页 |
3.4.2 培训对象的定向性不够突出 | 第29-30页 |
3.4.3 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 第30页 |
3.4.4 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 第30页 |
3.4.5 培训师资短缺 | 第30页 |
3.4.6 缺少对培训效果的检验 | 第30-32页 |
4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在岗培训模式 | 第32-40页 |
4.1 培训主体 | 第32页 |
4.2 培训目标 | 第32-33页 |
4.2.1 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 第32-33页 |
4.2.2 具备较强的汉语国际推广能力 | 第33页 |
4.3 培训宗旨 | 第33-34页 |
4.4 培训内容 | 第34-37页 |
4.4.1 赴任国语言 | 第34页 |
4.4.2 实践性知识 | 第34-35页 |
4.4.3 跨文化交际知识 | 第35-36页 |
4.4.4 反思能力 | 第36页 |
4.4.5 自我效能感 | 第36-37页 |
4.5 培训形式 | 第37-38页 |
4.6 培训特色 | 第38-39页 |
4.6.1 指导志愿者如何正确选用教材 | 第38页 |
4.6.2 培养独特的教学风格 | 第38-39页 |
4.7 培训评估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