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体态语研究综述 | 第8-9页 |
2.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体态语概说 | 第11-16页 |
(一) 体态语的定义 | 第11页 |
(二) 体态语的分类 | 第11-16页 |
1.表情 | 第11-12页 |
2.手势语 | 第12-14页 |
3.身势语 | 第14页 |
4.空间距离 | 第14-16页 |
二、 体态语的功能 | 第16-19页 |
(一) 仿拟功能 | 第16页 |
(二) 解释功能 | 第16-17页 |
(三) 练习功能 | 第17-18页 |
(四) 辅助功能 | 第18-19页 |
三、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一) 体态语在初级阶段词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 | 第19-20页 |
1.一些词语本身来自体态 | 第19页 |
2.一些词语表示的事物可以通过体态指示 | 第19-20页 |
3.一些词语表示的意义可以通过体态模仿 | 第20页 |
(二) 体态语在初级阶段词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1.初级阶段词语简单常见 | 第20-21页 |
2.初级阶段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不强 | 第21页 |
3.大部分体态语具有超语言性 | 第21页 |
4.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 第21页 |
(三) 体态语在初级阶段词语教学中运用的要求 | 第21-22页 |
1.注意体态语的适用性 | 第21-22页 |
2.注意体态语的民族性 | 第22页 |
(四)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适用体态语解释的词语例析 | 第22-28页 |
1.名词 | 第22-24页 |
2.动词 | 第24-25页 |
3.形容词 | 第25-26页 |
4.数词 | 第26页 |
5.代词 | 第26-28页 |
四、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案示例 | 第28-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