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篇章连接成分“此外”“除此之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选题缘由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实践意义第11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1-12页
   ·前人研究综述第12-14页
     ·语篇研究起源第12页
     ·篇章连接成分研究第12-14页
       ·理论研究第12-13页
       ·对附加连接成分的研究第13-14页
     ·“语篇言语块”的研究方法第14页
   ·语料来源第14-15页
第2章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语篇分析第15-19页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结构模式第15-17页
     ·充当附加连接成分时的语篇结构第16页
     ·充当并列连接成分时的语篇结构第16-17页
   ·“此外”、“除此之外”在语篇中的隐现情况第17-19页
     ·“此外”、“除此之外”的隐去第17页
     ·“此外”、“除此之外”的必现第17-19页
第3章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语义分析第19-25页
   ·并列关系第21-22页
   ·序列关系第22-23页
   ·递进关系第23-24页
   ·转折关系第24-25页
第4章 外国学生习得“此外”、“除此之外”的偏误分析第25-30页
   ·“此外”、“除此之外”的偏误类型第25-27页
     ·失误第25-26页
     ·误用偏误第26-27页
     ·其他偏误第27页
   ·偏误产生的原因第27-28页
     ·成分相似第27页
     ·语义相似第27页
     ·成分相似第27-28页
   ·偏误解决的方法第28-30页
     ·学习者角度第28-29页
     ·教师角度第29-30页
第5章 “此外”、“除此之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分析第30-34页
   ·对外汉语“此外”的教学探索第30-34页
     ·对外汉语教材“此外”的讲解情况第30-31页
     ·教材编写建议第31-32页
     ·课堂教学建议第32-34页
       ·“此外”作为指别词的教学第32页
       ·“此外”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教学第32页
       ·“此外”与“另外”的对比教学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录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学--以尼泊尔汉语教学为例
下一篇:二语习得理论中汉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以河北大学留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