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VA法研究大麦预发芽与安全储存期的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大麦预发芽 | 第7-8页 |
·大麦的预发芽现象 | 第7-8页 |
·大麦预发芽预测方法 | 第8页 |
·RVA 与预发芽 | 第8-15页 |
·RVA 工作原理 | 第8-9页 |
·RVA 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9-10页 |
·RVA 在其他谷物中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立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5页 |
·大麦 | 第15页 |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5-21页 |
·RVA 分析方法 | 第15-19页 |
·强化实验方法 | 第19页 |
·去皮法(Pearling Method) | 第19页 |
·存储实验 | 第19-20页 |
·麦芽指标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1-41页 |
·RVA 方法的重现性和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RVA-SN 方法的重现性 | 第21页 |
·水分对大麦 RVA 特征值的影响 | 第21-23页 |
·大麦粉碎粒度对 RVA 特征值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初始状态大麦 RVA-SN 特征值的变化 | 第24-25页 |
·大麦品种 RVA-SN 特征值的变化 | 第25页 |
·大麦存储条件对大麦发芽力、RVA 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不同存储条件对大麦发芽力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不同储存条件下大麦 RVA-SN 特征值的变化 | 第28-29页 |
·RVA 与大麦预发芽 | 第29-31页 |
·RVA-SN 特征值法与去皮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大麦安全储存期的预测 | 第32-36页 |
·预发芽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 第36-41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