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食醋发酵的历史 | 第12页 |
·食醋的保健作用 | 第12-14页 |
·抗菌杀菌作用 | 第13页 |
·缓解疲劳 | 第13页 |
·食醋对血糖的影响 | 第13页 |
·预防骨质疏松症 | 第13-14页 |
·食醋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降血压作用 | 第14页 |
·抗氧化、抗衰老、美容 | 第14页 |
·抗癌、防癌 | 第14页 |
·促进食欲、护胃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保健醋饮开发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22页 |
·设备 | 第22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2-28页 |
·总酸测定方法(以乙酸计):滴定法 | 第22-24页 |
·乙醇浓度(酒精度)的测定 | 第24页 |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 第24-25页 |
·氨基态氮的测定:甲醛法 | 第25页 |
·维生素C 的测定:2,6-二氯靛酚法 | 第25-26页 |
·不挥发酸的测定 | 第26页 |
·细菌总数的测定:平板菌落总数计数法 | 第26页 |
·大肠菌群的测定:乳糖胆管发酵法 | 第26-27页 |
·感官评定方法 | 第27页 |
·醋液中香味物质的测定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验方案 | 第28-35页 |
·醋酸发酵机理 | 第28页 |
·工艺路线和流程图 | 第28-29页 |
·工艺路线 | 第28-29页 |
·2L 气升式反应器醋酸发酵流程图 | 第29页 |
·菌种选育 | 第29-31页 |
·菌种选育流程 | 第29-30页 |
·菌种活化 | 第30页 |
·增值培养 | 第30页 |
·发酵产酸 | 第30页 |
·稀释分离 | 第30页 |
·纯化 | 第30页 |
·产醋酸的定性实验 | 第30页 |
·产酸的定量实验 | 第30-31页 |
·醋酸发酵 | 第31-32页 |
·葡萄酒蒸馏余液加入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第31页 |
·酒精含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第31页 |
·接种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第31页 |
·温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第31-32页 |
·摇瓶发酵的改进实验 | 第32页 |
·通气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 第32页 |
·高浓度酒精醋的生产 | 第32-33页 |
·白醋的研制 | 第33-34页 |
·温度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33页 |
·活性碳用量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33页 |
·时间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33页 |
·脱色正交实验方案 | 第33-34页 |
·果醋饮料的配制 | 第34页 |
·对出气口气体回收的研究 | 第34页 |
·灭菌方式的选择 | 第34页 |
·醋液中香味物质的测定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50页 |
·菌种选育结果与分析 | 第35页 |
·余液加入量对醋酸发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酒精含量对醋酸发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接种量对醋酸发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37页 |
·温度对醋酸发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摇瓶发酵改进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通气量对醋酸发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利用原气升式反应器进行醋酸发酵 | 第38-39页 |
·利用加入筛板的气升式反应器进行醋酸发酵 | 第39-40页 |
·利用加入填料的气升式反应器进行醋酸发酵 | 第40页 |
·利用同时加入筛板和填料的气升式反应器进行醋酸发酵 | 第40-41页 |
·反应器与通气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高浓度酒精醋生产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页 |
·白醋脱色正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醋饮料的配制正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页 |
·回收装置酸度和酒度变化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杀菌方式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页 |
·葡萄酒醋中香气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葡萄风味醋质量指标 | 第48-50页 |
·感官指标 | 第48页 |
·理化指标 | 第48-49页 |
·微生物指标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4页 |
第6章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