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茶多酚的组成 | 第11页 |
1.1.2 茶多酚的提取分离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1.3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2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 | 第15-16页 |
1.2.2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 | 第16页 |
1.2.3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4 双水相体系与相关技术的集成 | 第18页 |
1.3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双水相体系的建立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1 仪器 | 第20页 |
2.2.2 试剂 | 第20页 |
2.3 实验原理 | 第20-21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4.1 浊点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第21页 |
2.4.2 盐析点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第21-22页 |
2.5 相图绘制与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2.5.1 不同温度下乙醇/硫酸铵双水相相图 | 第22-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茶多酚的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分离研究 | 第29-4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2.1 试剂 | 第29页 |
3.2.2 仪器 | 第29-3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3.3.1 茶叶的预处理 | 第30页 |
3.3.2 茶多酚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3.3.3 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分离茶多酚的单因素实验 | 第31-32页 |
3.3.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耦合双水相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 | 第32-33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3.4.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 第33页 |
3.4.2 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分离茶多酚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3.4.3 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 | 第36-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 第46-57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4.2.1 试剂 | 第46-47页 |
4.2.2 仪器 | 第4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4.3.1 茶多酚的制备 | 第47页 |
4.3.2 DPPH·自由基的清除试验 | 第47-48页 |
4.3.3 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试验 | 第48-49页 |
4.3.4 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试验 | 第49-50页 |
4.3.5 菜籽油的抗氧化实验 | 第50-52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4.4.1 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 第52页 |
4.4.2 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效果 | 第52-54页 |
4.4.3 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 | 第54页 |
4.4.4 茶多酚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