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及教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三)人体器官量词的界定和选取 | 第15-17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六)语料来源 | 第18-19页 |
一 留学生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分析 | 第19-34页 |
(一)调查所依据的教材情况 | 第19-22页 |
1. 《汉语教程》的简介 | 第19-20页 |
2. 《汉语教程》中人体器官量词的统计 | 第20-22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2-28页 |
1. 调查目的 | 第22-23页 |
2. 调查对象 | 第23-26页 |
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6-28页 |
(三) 留学生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分析 | 第28-34页 |
1. 留学生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知晓情况 | 第29-30页 |
2. 留学生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习得分析 | 第30-34页 |
二 教材中人体器官量词的分析与教学设计原则 | 第34-53页 |
(一)教材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义特点分析 | 第34-38页 |
1. 指称性 | 第35页 |
2. 可附性 | 第35-36页 |
3. 可容性 | 第36-37页 |
4. 工具性 | 第37-38页 |
(二)教材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法搭配分析 | 第38-43页 |
1. 人体器官名量词 | 第38-42页 |
2. 人体器官动量词 | 第42-43页 |
(三)教材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用效果分析 | 第43-48页 |
1. 修辞功能 | 第44-45页 |
2. 表量要求 | 第45-48页 |
(四)关于人体器官量词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48-53页 |
1. 重视人体器官量词的文化特征 | 第48-49页 |
2. 突出人体器官量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第49-50页 |
3. 关注人体器官量词教学的整体性与渐进性 | 第50-53页 |
三 人体器官量词教学设计——以“眼”为例 | 第53-64页 |
(一)初级阶段的教学设计 | 第53-56页 |
1. 教学目标 | 第54页 |
2. 教学重点:名量词“眼” | 第54-55页 |
3. 教学方法:图片法 | 第55-56页 |
4. 教学环节: 突出“眼”的“指称性” | 第56页 |
(二)中级阶段的教学设计 | 第56-59页 |
1. 教学目标 | 第57页 |
2. 教学重点:动量词“眼” | 第57-58页 |
3. 教学方法:情境法、演示法 | 第58-59页 |
4. 教学环节: 突出“眼”的“工具性” | 第59页 |
(三)高级阶段的教学设计 | 第59-64页 |
1. 教学目标 | 第60页 |
2. 教学重点:“眼”与动词的搭配 | 第60页 |
3. 教学方法:情景法、演示法、图片法 | 第60-62页 |
4. 教学环节:突出“眼”搭配不同动词的差异 | 第62-64页 |
四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一: 《汉语教程》人体器官量词及用例一览表 | 第68-73页 |
附录二: 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附录三: 人体器官量词习得调查问卷答卷例卷 | 第75-81页 |
附录四: 人体器官量词“眼”初级教学设计 | 第81-87页 |
附录五: 人体器官量词“眼”中级教学设计 | 第87-91页 |
附录六: 人体器官量词“眼”高级教学设计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