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肉源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形成及转移规律研究

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缩写符号第21-23页
前言第23-25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25-53页
 1 沙门氏菌与肉品安全的关系第25-28页
   ·沙门氏菌概况第25-26页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血清型第26页
   ·肉源沙门氏菌污染分析第26-28页
 2 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菌膜与食品加工第28-30页
   ·致病菌生物菌膜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第28-29页
   ·食品加工接触面生物菌膜的形成过程第29-30页
 3 食品加工接触面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第30-35页
   ·菌株类型及菌体表面特性第30-32页
   ·培养环境第32-33页
   ·加工接触面类型第33-34页
   ·菌体胞外分泌物第34页
   ·群体感应效应第34-35页
 4 研究生物菌膜的技术方法第35-39页
   ·定量技术第35-36页
   ·微观成像技术第36-37页
   ·光谱和色谱技术第37-38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38-39页
 5 食源性致病菌粘附菌体的转移-脱落第39-41页
 6 存在问题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3页
下篇 研究报告第53-159页
 第一章 肉鸡屠宰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溯源及菌体粘附特性分析第53-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9页
   ·试验材料第53-54页
   ·试剂与仪器第54-55页
   ·试验方法第55-59页
   ·数据统计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第59-60页
   ·沙门氏菌污染分析第60-61页
   ·沙门氏菌分子分型及污染溯源第61-62页
   ·沙门氏菌粘附性能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4. 本章小节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第二章 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形成及与菌体特性关系研究第73-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7页
   ·试验材料第73-74页
   ·试剂与仪器第74页
   ·试验方法第74-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4页
   ·不锈钢表面生物菌膜的形成第77-79页
   ·生长曲线和动力学参数第79-81页
   ·菌体表面特性第81-82页
   ·菌体特性与生物菌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第82-84页
  3 讨论第84-87页
  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第三章 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微观结构及胞外分泌物研究第93-11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96页
   ·试验材料第93-94页
   ·试剂与仪器第94页
   ·试验方法第94-96页
   ·数据统计第9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6-108页
   ·不锈钢表面生物菌膜的形成第96-97页
   ·CLSM分析第97-99页
   ·SEM分析第99-101页
   ·ATR-FTIR第101-104页
   ·Raman图谱分析第104-106页
   ·胞外多糖分析第106-108页
  3 讨论第108-111页
  4 本章小节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第四章 沙门氏菌形成生物菌膜的功能基因表达规律及其相关性第117-1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8-122页
   ·试验材料第118页
   ·试剂与仪器第118页
   ·试验方法第118-122页
   ·数据统计第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2-132页
   ·生物菌膜菌体相对于浮游菌的各基因表达第122-124页
   ·MTLB生物菌膜相对于TSB生物菌膜中各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第124-126页
   ·浮游菌体中各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第126-128页
   ·功能基因表达规律的相关性分析第128-132页
  3 讨论第132-135页
  4 本章小节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1页
 第五章 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在肉品表面的转移过程研究第141-1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2-145页
   ·试验材料第142页
   ·试剂与仪器第142页
   ·试验方法第142-144页
   ·数据统计第144-1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45-152页
   ·生物菌膜在肉制品表面的转移量第145-146页
   ·生物菌膜在生鲜鸡肉表面的转移过程第146-150页
   ·转移模型验证第150-152页
  3 讨论第152-155页
  4 本章小节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59页
全文结论第159-161页
创新说明第161-163页
工作展望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腊魏斯菌D1501抑菌物质研究及其作为保护性发酵剂在新型豆腐中的应用
下一篇:家蚕Serpin家族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