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酱油生产用菌种及主要微生物 | 第14-15页 |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 第14-15页 |
·酵母菌 | 第15页 |
·乳酸菌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微生物研究方法介绍 | 第17-21页 |
·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 第17页 |
·BIOLOG 微平板法 | 第17-18页 |
·磷脂脂肪酸法 | 第18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8-21页 |
·变性梯度电泳(DGGE)技术 | 第21-25页 |
·PCR-DGGE技术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PCR-DGGE方法的优缺点 | 第23页 |
·DGGE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酱油发酵过程理化性质分析 | 第26-31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6-27页 |
·样品采集 | 第26-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总酸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食盐 NaCl 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pH 值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氨基态氮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28页 |
·总酸及pH 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28-29页 |
·食盐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因组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2-34页 |
·样品采集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4页 |
·DNA 提取方法 | 第34-35页 |
·PCR-DGGE引物序列 | 第35页 |
·Touch-down PCR体系、程序优化 | 第35-36页 |
·琼脂糖电泳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总DNA 提取方法的检测 | 第37-38页 |
·DNA模板量对PCR 结果的影响 | 第38页 |
·退火温度对PCR 结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及多样性评价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3-46页 |
·样品采集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试剂配制 | 第43-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50页 |
·总DNA 提取 | 第46页 |
·PCR-DGGE 引物序列 | 第46页 |
·基因组DNA 的PCR 扩增 | 第46-47页 |
·PCR 产物纯化 | 第47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图谱分析 | 第47-49页 |
·切胶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16S rDNA V3 片段的扩增 | 第50-51页 |
·DGGE 电泳条件的优化 | 第51-53页 |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第53-56页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