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6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6-8页 |
1.3 研究理论 | 第8-10页 |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情态补语的界定 | 第10-23页 |
2.1 情态补语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2.1.1 国内研究 | 第10-13页 |
2.1.2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2.2 本文对情态补语的界定 | 第15-23页 |
2.2.1 先行研究分析 | 第15-20页 |
2.2.2 本文的界定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情态补语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23-29页 |
3.1 “得”字情态补语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23-27页 |
3.2 “个”字情态补语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韩国学生汉语情态补语使用情况调查与偏误分析 | 第29-38页 |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9-35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29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29-30页 |
4.1.3 调查内容 | 第30页 |
4.1.4 调查结果 | 第30-35页 |
4.2 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35-38页 |
4.2.1 母语负迁移 | 第36页 |
4.2.2 目的语知识泛化 | 第36-37页 |
4.2.3 韩国国内教材编写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对韩情态补语教学的建议 | 第38-42页 |
5.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8-39页 |
5.1.1 教材中要统一情态补语的界定 | 第38页 |
5.1.2 加强对韩教材情态补语编写的针对性 | 第38-39页 |
5.2 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 第39-42页 |
5.2.1 充分利用汉字词的优势 | 第39-40页 |
5.2.2 重视情态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一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