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2.1 汉字构形学理论的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2 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第2章 汉字构形理论与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 | 第17-23页 |
2.1 汉字构形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2.1.1 “六书理论” | 第17页 |
2.1.2 汉字的构形元素 | 第17-18页 |
2.2 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与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 | 第18-23页 |
2.2.1 汉字的笔画在对外汉字书写教学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2.2.2 汉字的笔顺在对外汉字书写教学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2.2.3 汉字的间架结构在对外汉字书写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 第23-29页 |
3.1 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1.1 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的目标设置 | 第23-24页 |
3.1.2 教师情况 | 第24页 |
3.1.3 教材情况 | 第24-25页 |
3.1.4 初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的较低要求 | 第25页 |
3.2 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策略 | 第25-29页 |
3.2.1 展示并逐层拆分汉字 | 第26-27页 |
3.2.2 合并及分层解释汉字 | 第27-28页 |
3.2.3 临摹、练习并规范汉字书写 | 第28-29页 |
第4章 教学设计分析 | 第29-32页 |
4.1 教学对象分析 | 第29页 |
4.2 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析 | 第29-30页 |
4.3 教学时间及课程类型分析 | 第30-31页 |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分析 | 第31页 |
4.5 教学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第5章 中级阶段对外汉字书写教学设计方案 | 第32-41页 |
5.1 设计方案 | 第32-37页 |
5.2 中级对外汉字书写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 第37-41页 |
5.2.1 教学反思 | 第37-38页 |
5.2.2 教学建议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