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相互作用及复合机理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的形成机理第13-15页
        1.2.1 蛋白质和多糖相互作用的类型第13-14页
        1.2.2 蛋白质和多糖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1.3 蛋白质和多糖复合物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特性第15-19页
        1.3.1 蛋白质和多糖的相互作用对其复合物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1.3.2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用于脂肪替代物第17页
        1.3.3 蛋白质和多糖的相互作用对其界面吸附特性的影响第17-18页
        1.3.4 蛋白质和多糖的相互作用对活性物质的包埋与释放特性的影响第18-19页
    1.4 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第19-21页
        1.4.1 大豆分离蛋白第19-20页
        1.4.2 壳聚糖第20-21页
    1.5 蛋白质-多糖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案第22-24页
        1.6.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2-23页
        1.6.2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第23-24页
第二章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形成机理第24-51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2.3 实验与方法第26-31页
        2.3.1 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第26-27页
        2.3.2 SDS-PAGE分析第27页
        2.3.3 大豆分离蛋白纯度的测量第27-28页
        2.3.4 壳聚糖的凝胶渗透色谱测量第28页
        2.3.5 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壳聚糖溶液的电位测量第28-29页
        2.3.6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储备溶液的制备第29页
        2.3.7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浊度分析第29页
        2.3.8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光学图像第29页
        2.3.9 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复合溶液的粒径测量第29-30页
        2.3.10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电位测量第30页
        2.3.11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黏度测量第30页
        2.3.12 等温滴定量热(ITC)第30-31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1-49页
        2.4.1 大豆分离蛋白SDS-PAGE结果分析第31-32页
        2.4.2 大豆分离蛋白的纯度分析第32-33页
        2.4.3 壳聚糖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第33-35页
        2.4.4 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壳聚糖溶液的电位结果分析第35-36页
        2.4.5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浊度测量结果第36-38页
        2.4.6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光学图像及平均粒径结果第38-42页
        2.4.7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ξ-电位结果分析第42-44页
        2.4.8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流变学性质分析第44-47页
        2.4.9 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复合物形成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第47-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第51-66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2-53页
    3.3 实验与方法第53-55页
        3.3.1 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第53页
        3.3.2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溶液的配制第53页
        3.3.3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量第53-54页
        3.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第54页
        3.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测量第54-55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5-65页
        3.4.1 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的荧光光谱分析第55-61页
        3.4.2 壳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同步荧光光谱影响第61-62页
        3.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62-63页
        3.4.4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63-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4.1 总结第66-67页
        4.1.1 不同pH和蛋白质/多糖比例对复合溶液浊度的影响第66页
        4.1.2 不同pH和蛋白质/多糖比例对复合溶液平均粒径和电位的影响第66页
        4.1.3 不同pH和蛋白质/多糖比例对复合溶液黏度的影响第66-67页
        4.1.4 不同pH下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之间的热力学行为第67页
        4.1.5 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光谱法分析第67页
    4.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栖菜多糖的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OSA变性淀粉—壳聚糖双层乳液制备及在β-胡萝卜素微胶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