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抗肿瘤功效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植物甾醇概述 | 第8页 |
| ·来源及种类 | 第8页 |
| ·结构及性质 | 第8页 |
| ·生理功能 | 第8-12页 |
| ·降胆固醇作用 | 第8-9页 |
| ·抗癌作用 | 第9-12页 |
| ·抗炎退热作用 | 第12页 |
| ·类激素作用 | 第12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2页 |
| ·安全性和法规 | 第12-13页 |
| ·改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物理改性 | 第13页 |
| ·化学改性 | 第13-14页 |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 ·材料与设备 | 第16-1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16页 |
| ·实验设备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 ·植物甾醇酯的合成 | 第17页 |
| ·酯化率的计算 | 第17页 |
| ·产物分析 | 第17-18页 |
| ·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18页 |
| ·产物结构表征 | 第18-19页 |
| ·植物甾醇及其酯的体外抗肿瘤功效研究 | 第19-22页 |
| ·植物甾醇及其酯的性质研究 | 第22页 |
|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50页 |
| ·植物甾醇赤藓糖醇琥珀酸二酯的合成 | 第23-28页 |
| ·植物甾醇琥珀酸单酯的合成 | 第23-24页 |
|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4页 |
|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脂肪酶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底物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6页 |
| ·底物浓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分子筛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优化验证 | 第28页 |
| ·产物分析 | 第28-30页 |
| ·薄层色谱(TLC)分析 | 第28-29页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第29-30页 |
| ·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30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30-33页 |
| ·质谱(MS)分析 | 第30-32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2-33页 |
| ·体外抗肿瘤功效研究 | 第33-46页 |
| ·植物甾醇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4-39页 |
| ·形态观察 | 第39-40页 |
| ·细胞凋亡率检测 | 第40-41页 |
| ·细胞周期分布 | 第41-42页 |
| ·线粒体膜电位(MMP)Dym检测 | 第42-44页 |
|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检测 | 第44-46页 |
| ·植物甾醇酯的性质研究 | 第46-50页 |
| ·水溶性测定 | 第46-47页 |
| ·结晶熔融特性 | 第47-48页 |
| ·热重分析 | 第48-50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