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油茶籽及油茶籽油的概述 | 第9-10页 |
·油茶籽资源的特殊性 | 第9页 |
·油茶籽油的营养功能特性与应用 | 第9-10页 |
·油茶籽油的制油工艺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机械压榨法 | 第10-11页 |
·溶剂浸出法 | 第11页 |
·超临界 CO2萃取法 | 第11页 |
·水酶法 | 第11-12页 |
·其他新型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物理场强化油脂浸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微波法强化油脂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页 |
·辐照处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与水酶法结合的新型工艺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油茶籽原料的微波处理工艺研究 | 第16页 |
·超声波辅助萃取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 第16页 |
·辐照处理茶籽对茶籽油出油率和品质影响 | 第16页 |
·不同方法制备茶籽油品质比较 | 第16-17页 |
·不同方法辅助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研究探索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微波处理对油茶籽浸出提油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 第18-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 第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不同微波时间对茶籽水分的变化影响 | 第20页 |
·不同微波时间下提油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原料茶籽和微波处理茶籽的扫描电镜图比较 | 第21-22页 |
·微波前后脂肪酸组成对比 | 第22页 |
·微波处理对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浸提油茶籽油的研究 | 第25-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第31-36页 |
·超声处理前后茶籽油的品质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辐照处理对油茶籽提油效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 第39-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方法 | 第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茶籽提油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透射电镜观察辐照处理前后茶籽微观结构 | 第41-42页 |
·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对茶籽油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辐照处理对茶籽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辐照前后对茶籽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不同方法辅助水酶法制备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 第47-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不同方法提取茶籽油提取率的比较 | 第49-50页 |
·物理场萃取方法辅助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提取率比较 | 第50页 |
·不同制取茶籽油方法理化性质的比较 | 第50-51页 |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第51页 |
·不同提取方法对茶籽油中 VE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提取方法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创新点 | 第53-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摘要 | 第62-65页 |
ABSTRACT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