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文本选择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1.1.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分析 | 第11-15页 |
1.1.2 对外汉语教材综合课的文本研究 | 第15-20页 |
1.2 对四本特定教材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2.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 | 第20-21页 |
1.2.2 《桥梁一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 第21-22页 |
1.2.3 《新实用汉语课本》 | 第22页 |
1.2.4 《欧美人学中文》中级课本 | 第22页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1.3.2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3-24页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2章 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文本选择的原则 | 第26-38页 |
2.1 科学性原则 | 第26-32页 |
2.1.1 要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 | 第27页 |
2.1.2 符合普通话的语言规范 | 第27-29页 |
2.1.3 要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 | 第29页 |
2.1.4 难度要符合“中级”程度的学习水平 | 第29-31页 |
2.1.5 与相应的课程类型、教学类型、国外的学时学制相符合 | 第31-32页 |
2.2 趣味性原则 | 第32-35页 |
2.2.1 “趣味性”原则的含义 | 第32-33页 |
2.2.2 文本趣味性的表现及量化标准 | 第33-35页 |
2.3 对文化涉及的原则 | 第35-38页 |
2.3.1 教材文本涉及的“文化”定义及必要性 | 第35页 |
2.3.2 在教材文本中涉及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 第35-38页 |
第3章 四部教材对以上原则的体现 | 第38-51页 |
3.1 关于文本的生词量和难度 | 第38-42页 |
3.1.1 四部教材的生词量 | 第38-40页 |
3.1.2 教材对难度的把握 | 第40-42页 |
3.2 关于文本的题材和内容及规范性 | 第42-48页 |
3.2.1 关于文本的内容 | 第42-45页 |
3.2.2 有关文本题材的分类 | 第45-47页 |
3.2.3 教材规范性 | 第47-48页 |
3.3 教材的国别化 | 第48-51页 |
第4章 四部教材文本选择的不足和教材编写的前景分析 | 第51-58页 |
4.1 四部教材对于文本选择的弊端和不足 | 第51-56页 |
4.1.1 教材话题略微简单,不够丰富 | 第51页 |
4.1.2 教材对话型的文本涉及有限 | 第51-52页 |
4.1.3 对文本难度的把握有些欠缺 | 第52-53页 |
4.1.4 生活化教材选择比例太低,趣味性不强 | 第53-54页 |
4.1.5 话题脱离实际生活,缺乏时效性 | 第54-55页 |
4.1.6 重复话题较多 | 第55页 |
4.1.7 忽略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教学 | 第55-56页 |
4.2 总结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编写的变化趋势 | 第56-58页 |
4.2.1 国别化趋势 | 第56页 |
4.2.2 教材的多样化趋势 | 第56-57页 |
4.2.3 中外合作的趋势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