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材、课本论文

《桥梁》中复句编排的考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6页
    0.1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0.2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第11-14页
        0.2.1 汉语本体中复句的研究第11-13页
            0.2.1.1 复句的定义第11-12页
            0.2.1.2 复句的划分第12-13页
        0.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句研究第13页
        0.2.3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复句研究第13-14页
    0.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0.3.1 研究对象第14-15页
        0.3.2 研究方法第15页
            0.3.2.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0.3.2.2 比较研究法第15页
            0.3.2.3 数据统计法第15页
        0.3.3 创新之处第15-16页
1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类型、等级对比第16-41页
    1.1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类型对比第16-27页
        1.1.1 《语法等级大纲》的介绍第16页
        1.1.2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大类对比第16-19页
            1.1.2.1 《桥梁》的复句大类第17-18页
            1.1.2.2 《语法等级大纲》的复句大类第18-19页
            1.1.2.3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大类比较第19页
        1.1.3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小类对比第19-27页
            1.1.3.1 《桥梁》的复句小类第20-23页
            1.1.3.2 《语法等级大纲》的复句小类第23-26页
            1.1.3.3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小类比较第26-27页
    1.2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等级对比第27-41页
        1.2.1 《语法等级大纲》对语法项目的编写要求第28-29页
        1.2.2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等级比较第29-41页
            1.2.2.1 《桥梁》的复句等级第29-33页
            1.2.2.2 《语法等级大纲》的复句等级第33-38页
            1.2.2.3 《桥梁》与《语法等级大纲》复句等级的比较第38-41页
2 《桥梁》中复句的复现情况考察第41-46页
    2.1 记忆理论和遗忘曲线第41-43页
        2.1.1 记忆理论第41页
        2.1.2 遗忘曲线第41-43页
    2.2 复句的复现情况考察第43-46页
3 《桥梁》中复句编排的评价与建议第46-51页
    3.1 教材编写原则第46-47页
        3.1.1 注意交际性的原则第46页
        3.1.2 加强教材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第46-47页
            3.1.2.1 吸取最新科研成果第46页
            3.1.2.2 收录合适的知识项目第46-47页
            3.1.2.3 提高知识的重现率第47页
    3.2 复句编排的优点第47页
    3.3 复句编排存在的问题第47-49页
        3.3.1 《桥梁》对《语法等级大纲》的执行能力比较弱第47-48页
            3.3.1.1 语法点中的复句大类不全面第47页
            3.3.1.2 语法点中的复句小类数量较少第47-48页
            3.3.1.3 语法点中的复句等级过于简单第48页
        3.3.2 部分复句的复现情况不合理第48-49页
    3.4 复句编排的改进建议第49-51页
        3.4.1 增加《桥梁》语法点中的解说复句一类第49页
        3.4.2 增加《桥梁》语法点中的复句小类第49页
        3.4.3 合理安排《桥梁》中的复句等级第49-50页
        3.4.4 提高《桥梁》语法点中部分复句的复现率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原因及应对策略与措施研究
下一篇:《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材文化因素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