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关于语料的说明 | 第15-16页 |
2 英语国家留学生作文中语用偏误类型 | 第16-33页 |
·词汇语用偏误 | 第16-18页 |
·词汇的功能错用 | 第16-17页 |
·词汇的文化意义错用 | 第17-18页 |
·语句语用偏误 | 第18-22页 |
·省略 | 第18-20页 |
·成分多余 | 第20-21页 |
·句式混用 | 第21-22页 |
·语篇衔接语用偏误 | 第22-27页 |
·指称衔接偏误 | 第22-23页 |
·辞格衔接错误 | 第23-25页 |
·逻辑衔接错误 | 第25-26页 |
·词汇衔接错误 | 第26-27页 |
·语义连贯语用偏误 | 第27-30页 |
·语义重复 | 第28-29页 |
·语义不协调 | 第29-30页 |
·标点符号语用偏误 | 第30-33页 |
·逗号使用错误 | 第30-31页 |
·句号使用偏误 | 第31-33页 |
3 偏误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母语负迁移的干扰 | 第33页 |
·目的语知识的泛化与回避 | 第33-34页 |
·缺乏汉语修辞学素养 | 第34-35页 |
·中西方语言思维的差异 | 第35页 |
·学习者的策略偏误和心理观念的影响 | 第35-36页 |
·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 | 第36-38页 |
4 偏误对策及教学建议 | 第38-42页 |
·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 | 第38-39页 |
·转换思维方式,培养汉语语感 | 第38页 |
·利用诵读法,达到以读促用的目的 | 第38-39页 |
·改变学习策略,克服汉语畏难回避心理 | 第39页 |
·针对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39-42页 |
·以汉语基础语法和语段为接口,加强对外汉语篇章教学 | 第39-40页 |
·以语境和语用学相关理论为导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 第40页 |
·以针对性的练习为突破口,训练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 第40-42页 |
5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