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缩略语注释 | 第9-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页 |
| ·大豆卵磷脂概述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磷脂的组成与结构 | 第11-13页 |
| ·卵磷脂生理功能 | 第13-14页 |
| ·卵磷脂的来源和分布 | 第14页 |
| ·大豆卵磷脂加工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卵磷脂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微胶囊化技术的概述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微胶囊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食品工业中微胶囊化的方法 | 第17页 |
| ·微胶囊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 | 第17-18页 |
|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8页 |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 第2章 不同壁材制备的大豆卵磷脂微胶囊性质比较 | 第20-34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包埋率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微胶囊产品吸湿性能的测定 | 第21-22页 |
| ·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微胶囊产品稳定性的测定 | 第22页 |
| ·微胶囊产品溶解性实验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 ·不同DE值的麦芽糊精为壁材的微胶囊的稳定性 | 第22-24页 |
| ·不同DE值麦芽糊精制备的微胶囊效率 | 第24-25页 |
| ·不同壁材的微胶囊产品的吸湿性 | 第25-28页 |
| ·不同壁材制备的微胶囊产品的溶解性比较 | 第28页 |
| ·不同壁材制成的微胶囊产品的粒度 | 第28-30页 |
| ·明胶冻力对微胶囊包埋的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用量明胶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用量大豆分离蛋白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明胶与大豆分离蛋白按等比例复配壁材的微胶囊产品稳定性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乳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4-45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设备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黏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 ·乳化液粒径的测定 | 第35页 |
| ·均质参数的确定 | 第35页 |
| ·乳化液稳定性性能的评价 | 第35页 |
| ·乳化剂的选择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 ·乳化剂在不同的温度下对乳液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乳化剂种类对微胶囊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均质压力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页 |
| ·均质压力对乳化液液粒大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均质前后乳液变化情况 | 第39页 |
| ·水相温度对大豆卵磷脂乳化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响应面分析 | 第41页 |
|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 第41-44页 |
| ·因素间的交互影响 | 第44页 |
| ·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大豆卵磷脂微胶囊的制备 | 第45-54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设备 | 第45-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 ·大豆卵磷脂微胶囊化工艺 | 第46页 |
| ·多孔淀粉的制备 | 第46-47页 |
| ·乳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 ·微胶囊产品包埋率的测定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不同进风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 ·不同固形物含量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微胶囊化喷雾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 ·多孔淀粉吸附作用后与明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化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微胶囊产品理化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 第54-66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设备 | 第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 ·表面形态的观察 | 第54页 |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 ·微胶囊化产品密度的测定 | 第55页 |
| ·微胶囊化产品粒径的测定 | 第55页 |
| ·微胶囊流动性能测定 | 第55页 |
| ·微胶囊化产品溶解度的测定 | 第55页 |
| ·微胶囊产品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 ·微胶囊化产品的物理性质 | 第56页 |
| ·微胶囊化产品表面形态的观察 | 第56-59页 |
| ·微胶囊化产品的粒度分布 | 第59页 |
| ·红外线观察微胶囊产品 | 第59-60页 |
| ·微胶囊产品的粒度图 | 第60-61页 |
| ·微胶囊化产品的热力学分析 | 第61-63页 |
| ·微胶囊化产品的热重分析 | 第63-64页 |
| ·微胶囊产品的储藏稳定性实验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