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微胶囊技术 | 第10-15页 |
| ·微藻油 | 第15-16页 |
| ·DHA | 第16-19页 |
| ·微藻油微胶囊的发展前景 | 第19页 |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9-20页 |
|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 第2章 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 第21-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 ·微藻油DHA微胶囊的制备 | 第22页 |
|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第22页 |
| ·实验设计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 ·乳化剂用量对包埋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酪蛋白用量对包埋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环糊精用量对包埋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芯材含量对包埋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响应面法优化微藻油微胶囊工艺配方 | 第26-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微藻油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 第34-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 ·表面形态与内部结构的观察 | 第37-39页 |
| ·微胶囊包埋率的变化 | 第39-40页 |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40-41页 |
| ·微胶囊化产品溶解性的变化 | 第41页 |
| ·平均粒度的变化 | 第41-42页 |
| ·微胶囊产品的差示扫描热分析 | 第42-43页 |
| ·微胶囊产品的热重分析 | 第43-44页 |
| ·微胶囊耐热强度的检测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微藻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 第45-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微藻油微胶囊中DHA保留率的测定 | 第46页 |
| ·Avrami's公式对释放的分析 | 第46-47页 |
| ·实验设计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8页 |
| ·不同温度条件下释放动力学分析 | 第47-51页 |
| ·不同湿度条件下释放动力学分析 | 第51-55页 |
| ·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动力学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5章 贮藏条件对微藻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及微藻油微胶囊产品在食品体系中稳定性的研究 | 第60-7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 ·微藻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61-62页 |
| ·微藻油微胶囊中DHA保留率的测定 | 第62页 |
| ·实验设计 | 第62-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 ·贮藏条件对微藻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 第64-70页 |
| ·微藻油微胶囊在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微藻油微胶囊最佳配方的确定 | 第73页 |
| ·微藻油微胶囊贮藏期间稳定性初步理化性质研究 | 第73页 |
| ·微藻油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 ·贮藏条件对微藻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 第74页 |
| ·微藻油微胶囊在奶粉中的稳定性 | 第74-75页 |
|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