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含氧类胡萝卜素异构和氧化产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含氧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第12-13页
        1.1.1 叶黄素第12页
        1.1.2 玉米黄质第12-13页
        1.1.3 β-隐黄质第13页
    1.2 含氧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第13-14页
        1.2.1 抗氧化作用第13-14页
        1.2.2 保护视力的作用第14页
        1.2.3 其他生理功能第14页
    1.3 类胡萝卜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1 类胡萝卜素检测方法第14-15页
        1.3.2 液质联用定性分析第15-16页
        1.3.3 HPLC方法定量分析第16页
    1.4 类胡萝卜素在模拟体系中的变化第16-18页
        1.4.1 β-胡萝卜素在模拟体系中的变化第16-17页
        1.4.2 其他类胡萝卜素在模拟体系中的变化第17-18页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意义第18-19页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叶黄素异构和氧化产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研究第20-40页
    2.1 材料和设备第20-21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0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1 碘催化-光异构化实验第21页
        2.2.2 光异构化实验第21页
        2.2.3 MCPBA催化环氧化实验第21页
        2.2.4 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条件第21-22页
        2.2.5 标准曲线制作第22页
        2.2.6 数据统计分析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39页
        2.3.1 叶黄素及其异构体C_(30)-HPLC检测方法建立第22-24页
        2.3.2 APCI-MS离子源参数优化第24-25页
        2.3.3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结构解析第25-30页
        2.3.4 环氧化产物结构解析第30-34页
        2.3.5 叶黄素异构及氧化产物形成机理初探第34-36页
        2.3.6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含量分析第36-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玉米黄质异构体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研究第40-50页
    3.1 材料和设备第40页
        3.1.1 材料与试剂第40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2.1 碘催化-光异构化实验第40-41页
        3.2.2 光异构化实验第41页
        3.2.3 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条件第41页
        3.2.4 标准曲线制作第41-42页
        3.2.5 数据统计分析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3.3.1 玉米黄质及其异构体HPLC检测方法建立第42-43页
        3.3.2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结构解析第43-46页
        3.3.3 玉米黄质异构体形成机理初探第46-47页
        3.3.4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含量分析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β-隐黄质异构和氧化产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研究第50-62页
    4.1 材料和设备第50页
        4.1.1 材料与试剂第50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50页
    4.2 实验方法第50-52页
        4.2.1 碘催化-光异构化实验第50-51页
        4.2.2 光异构化实验第51页
        4.2.3 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条件第51页
        4.2.4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1页
        4.2.5 数据统计分析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4.3.1 β-隐黄质及其异构体HPLC检测方法第52页
        4.3.2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结构解析第52-56页
        4.3.3 β-隐黄质氧化及异构化产物形成机理第56-58页
        4.3.4 碘催化-光异构化和光异构化产物含量分析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全文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创新点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SiO2、TiO2交联改性PVA及对低盐咸鸭蛋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油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的酶法富集和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