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2页 |
1.2 食物过敏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牛乳过敏的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1.2.2 食物过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3 食物过敏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 益生菌预防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失衡 | 第17页 |
1.3.2 益生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 第17-18页 |
1.3.3 益生菌影响宿主代谢 | 第18-19页 |
1.4 展望 | 第19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6 本研究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1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2.2 试剂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1 试剂及来源 | 第21-22页 |
2.2.2 设备与来源 | 第22页 |
2.3 菌悬液和过敏原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1 嗜酸乳杆菌菌悬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2 过敏原的制备 | 第23页 |
2.4 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23页 |
2.5 嗜酸乳杆菌干预对牛乳过敏症状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1 各组小鼠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第23-24页 |
2.5.2 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E含量的检测 | 第24页 |
2.5.3 各组小鼠过敏症状评分 | 第24页 |
2.6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分析 | 第24-26页 |
2.6.1 粪便样本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2.6.2 肠道菌群 16S r DNA V3区PCR扩增 | 第24-25页 |
2.6.3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 | 第25-26页 |
2.6.4 DGGE凝胶条带回收测序 | 第26页 |
2.6.5 DGGE凝胶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7 各组小鼠结肠粪便中代谢物检测 | 第26-28页 |
2.7.1 各组小鼠结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检测 | 第26-27页 |
2.7.2 各组小鼠结肠粪便中乳酸含量的检测 | 第27页 |
2.7.3 各组小鼠结肠粪便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第27-28页 |
2.8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3.1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过敏症状的缓解作用 | 第29-30页 |
3.1.1 各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 | 第29页 |
3.1.2 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E含量及过敏体征评分 | 第29-30页 |
3.2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0-35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3.2.2 16S rDNA-PCR扩增 | 第31页 |
3.2.3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DGGE分析 | 第31-33页 |
3.2.4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 第33-34页 |
3.2.5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DGGE图谱优势条带分析 | 第34-35页 |
3.3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代谢的影响 | 第35-44页 |
3.3.1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2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乳酸代谢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第39-44页 |
4 讨论 | 第44-49页 |
4.1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过敏症状的缓解作用 | 第44页 |
4.2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代谢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1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乳酸的影响 | 第46页 |
4.3.3 嗜酸乳杆菌对β-Lg致敏小鼠肠道氨基酸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宿主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