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3.1 专利计量分析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2 专利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3 共性技术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6 论文可能有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数据搜集处理与方法原理介绍 | 第25-34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2.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25页 |
2.2 数据搜集和处理 | 第25-27页 |
2.2.1 数据来源与提取 | 第25-26页 |
2.2.2 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构建 | 第26页 |
2.2.3 专利引用和被引用网络构建 | 第26-27页 |
2.2.4 专利发明人共被引网络(发明人合作网络)构建 | 第27页 |
2.3 共性技术识别原理 | 第27-33页 |
2.3.1 共性技术识别方法框架构建 | 第28-29页 |
2.3.2 共性技术基础性识别:共现网络的k-核分析 | 第29-30页 |
2.3.3 共性技术广泛性识别:专利引用网络SPLC路径分析 | 第30-32页 |
2.3.4 共性技术关联性识别:专利引用网络多重测度中心度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GPS共性技术识别(专利社会网络分析) | 第34-52页 |
3.1 导航产业背景及发展状况 | 第34-35页 |
3.1.1 导航产业背景 | 第34页 |
3.1.2 导航产业链及核心技术 | 第34-35页 |
3.2 GPS导航专利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35-49页 |
3.2.1 GPS产业基础关键技术识别-专利共现网络k-核分析 | 第35-40页 |
3.2.2 GPS产业技术路径识别-专利引用网络SPLC路径分析 | 第40-44页 |
3.2.3 专利引用网络多重测度中心度 | 第44-49页 |
3.3 基于专利分析的GPS产业共性技术识别 | 第49-50页 |
3.4 共性技术识别及其合理性验证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GPS共性技术扩散演化实证分析 | 第52-73页 |
4.1 共性技术发明人的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 第52-61页 |
4.1.1 专利权人共被引网络(发明人合作网络)分析 | 第52-59页 |
4.1.2 专利权人合作与共性技术扩散 | 第59-61页 |
4.2 GPS产业及技术发展演化阶段划分 | 第61-65页 |
4.2.1 GPS专利的数量变化情况 | 第61-63页 |
4.2.2 GPS专利中心度变化情况 | 第63-65页 |
4.3 GPS产业及共性技术发展演化阶段及特点 | 第65-69页 |
4.3.1 四个阶段技术演化整体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4.3.2 第一阶段(1984-1997年):技术萌芽起步期 | 第67-68页 |
4.3.3 第二阶段(1998-2002年):技术发展整合期 | 第68页 |
4.3.4 第三阶段(2003-2010年):技术融合扩张期 | 第68-69页 |
4.3.5 第四阶段(2011-2014年):技术成熟稳定期 | 第69页 |
4.4 GPS导航产业的共性技术扩散演化情况推演总结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共性技术扩散演化一般规律及启示 | 第73-82页 |
5.1 共性技术创新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入和细化的 | 第73-74页 |
5.2 产业内共性技术扩散的知识外溢效应,是产业规模扩大成长的动力因素 | 第74-75页 |
5.3 产业内共性技术扩散具有独特网络效应,强于一般专有技术 | 第75-77页 |
5.4 共性技术包含不同的种类和层次 | 第77-80页 |
5.5 产业技术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共性技术创新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