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稻米的概念及类型 | 第21-22页 |
2.1.2 竞争力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3 出口竞争力的概念 | 第23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波特钻石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产业组织S-C-P模型 | 第25-26页 |
3 全球及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发展与贸易现状分析 | 第26-39页 |
3.1 全球稻米产业发展与贸易现状 | 第26-34页 |
3.1.1 全球稻米生产情况 | 第26-31页 |
3.1.2 全球稻米消费和库存情况 | 第31-32页 |
3.1.3 全球稻米进出口情况 | 第32-34页 |
3.2 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发展与贸易现状 | 第34-37页 |
3.2.1 黑龙江省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3.2.2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情况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第39-53页 |
4.1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39-44页 |
4.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评价 | 第39-40页 |
4.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评价 | 第40-42页 |
4.1.3 贸易竞争力指标评价 | 第42-44页 |
4.2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国内比较 | 第44-52页 |
4.2.1 统计数据与评价指标 | 第44-47页 |
4.2.2 黑龙江省稻米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47-48页 |
4.2.3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的RSCA和TBI指标分析 | 第48-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5页 |
5.1 稻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 第53-55页 |
5.1.1 稻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钻石体系理论 | 第53-54页 |
5.1.2 问卷设计与研究对象选择 | 第54-55页 |
5.1.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55页 |
5.2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5.2.1 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 第55-62页 |
5.2.2 分析结果比较与讨论 | 第62-63页 |
5.2.3 研究结果 | 第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提升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65-72页 |
6.1 提高黑龙江省出口稻米的产品质量 | 第65-66页 |
6.1.1 明确稻米出口品质定位 | 第65-66页 |
6.1.2 实现出口大米纯品种生产 | 第66页 |
6.1.3 搞好稻米分级加工 | 第66页 |
6.1.4 创立特定稻米品种的品牌效应 | 第66页 |
6.2 加快发展外向型稻米产业 | 第66-68页 |
6.2.1 积极参与粮食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 第67页 |
6.2.2 培育发展跨国农业投资企业 | 第67页 |
6.2.3 建设外向型稻米生产基地 | 第67页 |
6.2.4 加快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 第67-68页 |
6.2.5 推进稻米进出口贸易优化升级 | 第68页 |
6.3 提升稻米产业化水平 | 第68-69页 |
6.3.1 提高水稻产业集中度 | 第68页 |
6.3.2 促进稻米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68-69页 |
6.3.3 完善稻米产业链运行机制 | 第69页 |
6.4 完善稻米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第69-70页 |
6.4.1 完善各种支农补贴 | 第69页 |
6.4.2 提高稻米质量监管力度 | 第69-70页 |
6.4.3 创新稻米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 第70页 |
6.4.4 积极推行稻米产业的场县共建 | 第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7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