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字形课的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 对外汉字字形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初级阶段汉字字形教学原则 | 第14-16页 |
一、 学以致用的原则 | 第14页 |
二、 遵循汉字认知规律的原则 | 第14-15页 |
三、 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15页 |
四、 精讲多练、重视练习的原则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初级阶段汉字课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内容 | 第16-24页 |
一、 初级阶段汉字课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 | 第16-18页 |
(一) 确定教学对象 | 第16-17页 |
(二) 确认学习动机和目的 | 第17页 |
(三) 选择教学汉字 | 第17-18页 |
(四) 编制教学单位 | 第18页 |
(五) 确立教学目标 | 第18页 |
二、 初级阶段汉字字形课教学的内容 | 第18-24页 |
(一) 笔画教学 | 第18-21页 |
(二) 部件教学 | 第21-22页 |
(三) 整字教学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初级阶段汉字字形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 第24-33页 |
一、 展示生字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 第24-26页 |
(一) 笔画展示 | 第24页 |
(二) 笔顺展示 | 第24-25页 |
(三) 汉字展示 | 第25-26页 |
二、 解释汉字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 第26-29页 |
(一) 利用汉字起源解释汉字 | 第26-28页 |
(二) 部首归纳法解释汉字 | 第28页 |
(三) 表义部件教学设计 | 第28-29页 |
三、 课堂游戏识记汉字的教学方法与设计 | 第29-30页 |
(一) 生字拓展 | 第29-30页 |
(二) 瞬间记字 | 第30页 |
(三) 比赛拼字 | 第30页 |
四、 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与设计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一、 回顾与总结 | 第33页 |
二、 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