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秦安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0-22页
   ·秦安地理、历史沿革及人口概况第10-11页
     ·秦安地理位置第10页
     ·秦安历史沿革第10-11页
     ·人口概况第11页
   ·秦安方言概况第11-16页
     ·方言归属和内部差异第11-13页
     ·秦安方言的语音特点第13-14页
     ·秦安方言研究现状第14-16页
   ·秦安方言语音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第16-19页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发音合作人第19页
   ·音标符号第19-22页
     ·辅音表第19-20页
     ·元音表第20页
     ·声调符号第20-21页
     ·其他符号第21-22页
2 秦安方言音系分析第22-33页
   ·单字音系第22-23页
     ·声母第22页
     ·韵母第22-23页
     ·声调第23页
   ·声韵调配合关系第23-33页
     ·声韵配合关系第23-27页
     ·声韵调配合表第27-33页
3 秦安方言同音字汇第33-48页
4 秦安方言的共时音变第48-63页
   ·两字组连读变调第48-52页
     ·两字组连读变调第48-51页
     ·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特殊情况第51-52页
   ·轻声第52-55页
     ·秦安话非重叠字组的轻声第52-53页
     ·名词叠字组的轻声第53-54页
     ·其他一些轻声第54-55页
   ·儿尾和子尾第55-59页
     ·儿尾第55-58页
     ·子尾第58-59页
   ·叠字组的音变第59-63页
     ·名词叠字组的音变第59页
     ·形容词叠字组的音变第59-63页
5 秦安方言与北京音、中古音的比较第63-91页
   ·秦安方音与北京音的比较第63-71页
     ·秦安方言声母与北京音声母比较第63-66页
     ·秦安方言韵母与北京音韵母比较第66-71页
     ·秦安声调与北京音声调比较第71页
   ·秦安方音与中古音的比较第71-88页
     ·秦安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母比较第72-78页
     ·秦安方言韵母与中古音韵母比较第78-87页
     ·秦安方言声调与中古音声调比较第87-88页
   ·从古今比较看秦安语音的特点第88-91页
6 秦安知庄章组声母今读音及其演变层次第91-101页
   ·秦安方言知庄章组声母今读音第91-95页
     ·知庄章声母今读音及举例第91-94页
     ·合口介音问题第94-95页
   ·秦安方言知庄章组共时历时比较探讨第95-100页
     ·秦安方言知庄章组声母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第95-96页
     ·《中原音韵》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及与秦安方言的比较第96-98页
     ·秦安方言知庄章组的演变层次第98-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7 结语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后记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字形课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知识文化项目的分析研究--以《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等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