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3-21页 |
0.1 概述 | 第13-14页 |
0.2 胞外多糖的研究 | 第14页 |
0.3 影响乳酸菌产胞外多糖条件的研究 | 第14-16页 |
0.3.1 碳源的影响 | 第14-15页 |
0.3.2 氮源的影响 | 第15页 |
0.3.3 培养温度的影响 | 第15页 |
0.3.4 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15-16页 |
0.3.5 培养时间的影响 | 第16页 |
0.4 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6-17页 |
0.4.1 Savag法 | 第16页 |
0.4.2 三氯乙酸(TCA)法 | 第16页 |
0.4.3 活性炭(Active Carbon)法 | 第16-17页 |
0.5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功能特性 | 第17-19页 |
0.5.1 抗氧化活性 | 第17-18页 |
0.5.2 抗肿瘤活性 | 第18页 |
0.5.3 维持人体内微生态平衡 | 第18-19页 |
0.5.4 免疫调节的作用 | 第19页 |
0.6 科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1章 干酪乳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21-31页 |
1.1 实验目的 | 第21页 |
1.2 实验方案 | 第21页 |
1.3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1-25页 |
1.3.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3.2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2页 |
1.3.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1.3.4 培养基 | 第23-24页 |
1.3.5 常用溶液和试剂 | 第24-25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1.4.1 菌株的分离和保藏 | 第25页 |
1.4.2 菌株的筛选 | 第25页 |
1.4.3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25页 |
1.4.4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5-27页 |
1.5 实验结果 | 第27-30页 |
1.5.1 分离得到菌株的形态观察结果 | 第27-28页 |
1.5.2 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 第28页 |
1.5.3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1.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31-40页 |
2.1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31页 |
2.3 实验材料、实验与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3.2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2.3.3 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4.1 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32页 |
2.4.2 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4.3 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 第32-34页 |
2.4.4 正交设计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2.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页 |
2.6 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2.6.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5-36页 |
2.6.2 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2.7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 第40-45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40页 |
3.2 实验方案 | 第40页 |
3.3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3.3.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3.3.2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3.3.3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3.3.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4.1 DEAE-D52纤维素柱层析 | 第41-42页 |
3.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2-43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3.5.1 DEAE-D52纤维素凝胶柱纯化结果 | 第43页 |
3.5.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结果 | 第43-44页 |
3.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的功能活性 | 第45-59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45页 |
4.3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5-48页 |
4.3.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4.3.2 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4.3.3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4.3.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47-48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4.4.1 抗氧化活性实验 | 第48-49页 |
4.4.2 体外抑制肿瘤实验 | 第49-50页 |
4.4.3 Gimesa染色实验 | 第50页 |
4.4.4 DNA Ladder检测实验 | 第50-51页 |
4.4.5 蛋白质实验 | 第51-52页 |
4.5 分析 | 第52-53页 |
4.6 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4.6.1 抗氧化实验 | 第53-54页 |
4.6.2 体外抑制肿瘤实验 | 第54页 |
4.6.3 Gimesa染色法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4.6.4 DNA Ladder法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4.6.5 蛋白电泳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4.7 结论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