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生物表皮及体表黏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1.2.1 仿生减阻发展状态 | 第15页 |
| 1.2.2 生物表皮特性 | 第15-18页 |
| 1.2.3 生物体表黏液特性 | 第18-20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研究基础 | 第22-32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河鲀表皮结构基础 | 第22-23页 |
| 2.3 河鲀表皮骨刺分布研究 | 第23-25页 |
| 2.4 河鲀表皮接触角研究 | 第25-29页 |
| 2.4.1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 2.4.2 分析处理 | 第26页 |
| 2.4.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2.5 河鲀表皮拉伸力学特性研究 | 第29-30页 |
| 2.5.1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 2.5.2 分析处理 | 第29页 |
| 2.5.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 2.6 液固界面减阻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河鲀体表黏液理化特性测量实验 | 第32-44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测量方案 | 第32-34页 |
| 3.2.1 实验原理 | 第32-33页 |
| 3.2.2 实验方案 | 第33-34页 |
| 3.3 流变特性测量结果 | 第34-41页 |
| 3.3.1 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的时间依赖性 | 第34-35页 |
| 3.3.2 浓度对黏液黏度的影响 | 第35页 |
| 3.3.3 频率对黏液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3.4 温度对黏液流变行为的影响 | 第36-41页 |
| 3.3.5 剪切历史对体表黏液流变行为的影响 | 第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 第4章 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及其减阻机理分析 | 第44-50页 |
| 4.1 引言 | 第44页 |
| 4.2 流变特性分析 | 第44-46页 |
| 4.3 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分析 | 第46-48页 |
| 4.3.1 浓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3.2 温度的影响 | 第48页 |
| 4.4 河鲀体表黏液减阻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基于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的仿生减阻应用研究 | 第50-66页 |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 5.2 河鲀体表黏液仿生减阻的仿真实验方案 | 第51-58页 |
| 5.2.1 仿真原理与方案 | 第51-52页 |
| 5.2.2 模型构建与边界条件设置 | 第52-57页 |
| 5.2.3 影响因素的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 5.3.1 计算域流速的影响 | 第58-60页 |
| 5.3.2 河鲀体表黏液浓度的影响 | 第60页 |
| 5.3.3 壁面非光滑的影响 | 第60-61页 |
| 5.4 基于河鲀体表黏液流变特性的仿生减阻特性分析 | 第61-6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6-70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6-68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