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的挣扎--马斯涅歌剧《泰伊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7页 |
二、论题的研究状况 | 第7-10页 |
三、论文结构布局与写作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19世纪法国歌剧与马斯涅歌剧概况 | 第11-13页 |
第一节、十九世纪法国歌剧 | 第11-12页 |
第二节、马斯涅歌剧概况 | 第12-13页 |
第二章、歌剧《泰伊斯》脚本分析 | 第13-20页 |
第一节、文学原著与歌剧脚本内容的比较 | 第13-18页 |
第二节、文学原著与歌剧脚本形式的比较 | 第18-19页 |
第三节、形式承载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三章、《泰伊斯》音乐分析 | 第20-55页 |
第一节、人物形象的音乐塑造 | 第20-45页 |
一、男主角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20-30页 |
1.“天使”的坚定 | 第21-25页 |
2.“天使”的动摇 | 第25-28页 |
3.“天使”的坠落 | 第28-30页 |
二、女主角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30-42页 |
1.交际花泰伊斯 | 第30-35页 |
2.寻路者泰伊斯 | 第35-39页 |
3.圣女泰伊斯 | 第39-42页 |
三、其他角色的音乐塑造 | 第42-45页 |
第二节、重点场景的音乐描绘 | 第45-49页 |
一、“灵”的归属——沙漠之中 | 第46-47页 |
二、“肉”的沉沦——宴会之上 | 第47-49页 |
第三节、“冥想曲”的符号化意义 | 第49-55页 |
第四章、《泰伊斯》中的人文意蕴解读 | 第55-63页 |
第一节、歌剧中宗教二元论的解读 | 第55-59页 |
第二节、“灵与肉的挣扎”主题的深度阐释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