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1.2 汉日同形量词的界定 | 第7-8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1.3.1 汉语量词的现状综述 | 第8-9页 |
| 1.3.2 日语量词的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 1.3.3 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对比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页 |
| 1.3.4 对日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 1.4.2 对比分析法 | 第11页 |
| 1.4.3 调查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汉日同形量词的对比和分析 | 第13-25页 |
| 2.1 量词的概念以及类型 | 第13-14页 |
| 2.1.1 汉语量词 | 第13页 |
| 2.1.2 日语量词 | 第13-14页 |
| 2.2 汉日同形量词 | 第14-24页 |
| 2.2.1 汉日同形量词对比的意义 | 第14-15页 |
| 2.2.2 汉日同形量词对比表 | 第15-19页 |
| 2.2.3 汉日同形量词的分析 | 第19-24页 |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汉日同形量词的偏误分析 | 第25-35页 |
| 3.1 偏误原因 | 第25-26页 |
| 3.2 偏误类型 | 第26-34页 |
| 3.2.1 同形量词的繁写及错写 | 第26-27页 |
| 3.2.2 读音相同同形量词的误用 | 第27页 |
| 3.2.3 同形量词为近义时的误用 | 第27-29页 |
| 3.2.4 同形量词的漏写和多余 | 第29-30页 |
| 3.2.5 同形量词“个”的过度使用 | 第30-32页 |
| 3.2.6 同形量词“种”的错用 | 第32-33页 |
| 3.2.7 受母语影响同形量词的误用 | 第33-34页 |
| 3.2.8 其他同形量词的误用 | 第34页 |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汉日同形量词的相关教学策略 | 第35-39页 |
| 4.1 汉日同形量词的对比教学 | 第35-36页 |
| 4.1.1 汉日同形量词的字形教学 | 第35页 |
| 4.1.2 意义用法有部分重叠的汉日同形量词的教学 | 第35-36页 |
| 4.1.3 量词“个”的过度使用的应对策略 | 第36页 |
| 4.2 在量词教学过程中提高生动趣味性 | 第36-37页 |
| 4.3 在量词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因素 | 第37-38页 |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