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小麦的概述 | 第10-11页 |
1.1.1 小麦的简介 | 第10页 |
1.1.2 小麦抗寒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冰结构蛋白概述 | 第11-17页 |
1.2.1 冰结构蛋白的种类 | 第11-12页 |
1.2.2 ISPs抗冻机制 | 第12-15页 |
1.2.3 ISPs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冷冻面团的概述 | 第17页 |
1.3.1 冷冻面团的简介 | 第17页 |
1.3.2 面包冷冻面团的制作 | 第17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2 寒地冬小麦ISPs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9-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3.1 寒地冬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3.2 寒地冬小麦ISPs提取率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2.3.3 寒地冬小麦ISPs的提取 | 第20页 |
2.3.4 寒地冬小麦ISPs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2.3.5 寒地冬小麦ISPs提取工艺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2.3.6 寒地冬小麦ISPs的复提方法 | 第22页 |
2.3.7 寒地冬小麦ISPs冻干粉的制备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2.4.1 寒地冬小麦粉的蛋白含量 | 第22页 |
2.4.2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2页 |
2.4.3 寒地冬小麦提取ISPs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2.4.4 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5-27页 |
2.4.5 复提寒地冬小麦ISPs | 第27-28页 |
2.4.6 寒地冬小麦ISPs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寒地冬小麦ISPs抗冻活性的检测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3.1 寒地冬小麦ISPs冰晶形态的观察 | 第29-30页 |
3.3.2 DSC法对不同浓度寒地冬小麦ISPs的热滞活性(THA)检测 | 第30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4.1 寒地冬小麦ISPs冰晶形态观察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4.2 DSC法对不同浓度ISPs热滞活性(THA)检测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寒地冬小麦ISPs功能性研究 | 第37-42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37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4.3.1 寒地冬小麦ISPs乳化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的测定 | 第37-38页 |
4.3.2 寒地冬小麦ISPs吸油性的测定 | 第38页 |
4.3.3 寒地冬小麦ISPs持水性的测定 | 第38页 |
4.3.4 寒地冬小麦ISPs起泡性(FC)和泡沫稳定性(FS)的测定 | 第3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4.4.1 寒地冬小麦ISPs乳化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的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4.4.2 寒地冬小麦ISPs吸油性的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4.4.3 寒地冬小麦ISPs持水性的测定结果 | 第40页 |
4.4.4 寒地冬小麦ISPs起泡性(FC)和泡沫稳定性(FS)的测定结果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寒地冬小麦ISPs对冷冻面包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42-47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42页 |
5.2.3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5.3.1 冷冻面包面团制作工艺 | 第42-43页 |
5.3.2 不同浓度寒地冬小麦ISPs对面包冷冻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43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5.4.1 不同浓度寒地冬小麦ISPs对无醒发冷冻面包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5.4.2 不同浓度寒地冬小麦ISPs对预醒发冷冻面包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