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Χ边”“Χ面”在汉语教学项目中的分布与呈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选题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对象第11页
    1.3 语料来源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5页
    2.1 方位词的界定第12页
    2.2 方位词后缀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2-15页
第3章 大纲对方位词教学的要求第15-21页
    3.1 大纲中对方位词的分类第15-17页
    3.2 大纲对方位词的翻译和解释第17-18页
    3.3 《大纲》及教辅书中对方位词用法的表述第18-21页
第4章 教材中方位词的呈现情况第21-42页
    4.1 《发展汉语》中方位词的呈现情况第21-28页
        4.1.1 《发展汉语》中方位词的复现及分布情况第22-23页
        4.1.2 《发展汉语》中方位词出现的语言环境第23-26页
        4.1.3 《发展汉语》中方位词在课后注释和练习中的呈现情况第26-28页
    4.2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呈现情况第28-37页
        4.2.1 《新实用汉语课本》方位词的复现和分布情况第28-30页
        4.2.2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方位词出现的语言环境第30-33页
        4.2.3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方位词在课后注释和练习中的呈现情况第33-37页
    4.3 教材中方位词的句法分布情况第37-39页
        4.3.1 《发展汉语》方位词的句法分布第37-38页
        4.3.2 《新实用汉语课本》方位词的句法分布第38-39页
    4.4 小结第39-42页
第5章 教学思考及教学设计第42-45页
    5.1 教学思考第42-43页
    5.2 方位词教学设计——以“上边”“上面”为例第43-45页
第6章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激酶CK2抑制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及其靶向设计
下一篇:哈庭GX1000三坐标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