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功能性酸羊乳发酵工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前言第13-20页
   ·山羊乳第13-14页
     ·我国奶山羊资源第13页
     ·山羊乳的组成及营养价值第13-14页
     ·酸羊乳的营养价值第14页
   ·国内外羊乳产品开发现状第14-15页
   ·益生菌及合生元酸羊乳研究进展第15-18页
     ·益生菌及功能第15-16页
     ·合生元及功能第16-17页
     ·益生菌及合生元酸羊乳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酸羊乳冷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材料第20-21页
     ·供试菌种第20页
     ·培养基第20页
     ·主要试剂第20-21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1页
   ·方法第21-23页
     ·发酵剂制备第21-22页
     ·酸羊乳生产工艺第22页
     ·益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2页
     ·益生菌接种量的确定第22页
     ·益生菌酸羊乳生产工艺的确定第22页
     ·益生元的筛选第22页
     ·合生元酸羊乳生产工艺的确定第22-23页
     ·冷藏期产品品质变化分析第23页
   ·分析检测方法第23-25页
     ·活菌数的测定第23页
     ·pH 值的测定第23页
     ·酸度的测定第23页
     ·感官指标的评价第23页
     ·水苏糖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质构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5-76页
   ·益生菌生长曲线第25-27页
     ·嗜酸乳杆菌在羊奶中的生长曲线第25页
     ·长双歧杆菌在羊奶中的生长曲线第25-26页
     ·鼠李糖乳杆菌在羊奶中的生长曲线第26-27页
     ·小结第27页
   ·接种量影响益生菌酸羊乳的对比分析第27-32页
     ·接种量对嗜酸乳杆菌酸羊乳酸度、活菌数和感官的影响第27-29页
     ·接种量对双歧杆菌酸羊乳活菌数和感官的影响第29-30页
     ·接种量对鼠李糖乳杆菌酸羊乳活菌数和感官的影响分析第30-32页
     ·小结第32页
   ·AB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第32-38页
     ·响应曲面法优化 AB 酸羊乳发酵工艺第32-37页
     ·AB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及验证第37-38页
   ·AR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8-44页
     ·响应曲面法优化 AR 酸羊乳发酵工艺第38-44页
     ·AR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及验证第44页
   ·BR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第44-50页
     ·响应曲面法优化 BR 酸羊乳发酵工艺第44-49页
     ·BR 酸羊乳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及验证第49-50页
   ·益生元的筛选第50-59页
     ·低聚木糖对益生菌生长的增菌效果第50-51页
     ·低聚果糖对各益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第51-52页
     ·低聚异麦芽糖浓度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第52-54页
     ·低聚半乳糖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菊糖对各益生菌生长的对比分析第55-56页
     ·水苏糖浓度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分析第56-58页
     ·小结第58-59页
   ·合生元酸羊乳第59-64页
     ·水苏糖标准曲线的测定第59页
     ·水苏糖对 AB 酸羊乳活菌数的影响及其含量变化第59-60页
     ·水苏糖对 AR 酸羊乳菌数生长的影响及其含量变化第60-62页
     ·水苏糖对 BR 酸羊乳菌数生长的影响及其含量变化第62-64页
     ·小结第64页
   ·冷藏过程中酸羊乳品质变化分析第64-76页
     ·样品制备第64页
     ·冷藏过程中酸羊乳 pH 值和酸度变化趋势第64-67页
     ·冷藏过程中酸羊乳质构改变分析第67-71页
     ·冷藏过程中酸羊乳活菌数的变化第71-74页
     ·冷藏期间酸羊乳中水苏糖含量变化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4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页
   ·创新点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阳富硒茶中硒形态初步分析与富硒组分的提取
下一篇: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回收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