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金银花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资源分布情况 | 第11页 |
·民间应用 | 第11-12页 |
·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开发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金银花叶指纹图谱研究 | 第16-3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6-17页 |
·材料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17页 |
·仪器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色谱条件 | 第17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7页 |
·标准品的配制 | 第17-18页 |
·图谱保留时间的确定 | 第1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18页 |
·金银花叶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18-19页 |
·检测条件的优选 | 第1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页 |
·不同采收月份和不同产地金银花叶HPLC指纹图谱特性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图谱保留时间的确定 | 第20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0-23页 |
·金银花叶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23-25页 |
·检测条件的优选 | 第25-27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不同采收月份和不同产地HPLC指纹特性 | 第27-30页 |
·讨论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 | 第30-31页 |
·金银花叶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31页 |
·不同采收月份和产地的HPLC指纹特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金银花叶多酚中酚酸和黄酮的分离纯化 | 第32-4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33页 |
·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3-34页 |
·酚酸和黄酮的分离 | 第34页 |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金银花叶总多酚质量浓度及HPLC图谱 | 第34-35页 |
·黄酮含量检测的标准曲线 | 第35-36页 |
·金银花叶多酚中酚酸和黄酮的分离 | 第36-40页 |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金银花叶多酚体外抗氧化研究 | 第42-4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3页 |
·材料 | 第43页 |
·试剂 | 第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还原力的测定 | 第43-44页 |
·清除·OH自由基能力测定 | 第44页 |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 第44-45页 |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测定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还原能力测定 | 第45-46页 |
·清除·OH自由基能力 | 第46页 |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第46-47页 |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全文创新点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