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 ·土地供给理论 | 第20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1页 |
| ·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2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第22页 |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2-23页 |
| ·风险效用决策理论 | 第23页 |
| ·博弈论 | 第23-25页 |
| 3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分析 | 第25-35页 |
| ·土地整治现有资金筹集途径分析 | 第25-27页 |
|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 | 第25-26页 |
| ·银行融资 | 第26页 |
| ·集体资产折股融资 | 第26-27页 |
| ·土地整治收益 | 第27页 |
| ·江西省土地整治资金筹措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 ·江西省土地整治现有资金筹集途径分析 | 第27-29页 |
| ·江西省土地整治现有资金筹集途径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 ·土地整治资金筹集创新途径分析 | 第29-35页 |
| ·土地证券化 | 第30页 |
| ·BOT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 ·PPP融资模式 | 第31-32页 |
| ·ABS融资模式 | 第32页 |
| ·土地信托 | 第32-33页 |
| ·土地基金 | 第33页 |
| ·土地债券 | 第33-35页 |
| 4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风险特点 | 第35-37页 |
|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的风险产生 | 第35页 |
|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的风险特点 | 第35-37页 |
| ·风险承担主体的多元性 | 第35-36页 |
| ·风险的长期性 | 第36页 |
| ·风险的联系性 | 第36-37页 |
| 5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风险识别 | 第37-39页 |
| ·风险识别的内容 | 第37页 |
| ·风险识别的原则 | 第37-38页 |
| ·系统性原则 | 第37页 |
| ·动态全面性原则 | 第37-38页 |
| ·谨慎性原则 | 第38页 |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38-39页 |
| 6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风险分析 | 第39-45页 |
| ·资金筹措渠道风险 | 第39-40页 |
| ·融资渠道单一 | 第39页 |
| ·资金难以到位 | 第39-40页 |
| ·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风险 | 第40页 |
| ·利率风险 | 第40-41页 |
| ·汇率风险 | 第41页 |
| ·信用风险 | 第41-42页 |
| ·管理风险 | 第42-45页 |
| ·资金管理方面的风险 | 第42-44页 |
|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水平较为落后 | 第44页 |
| ·缺乏项目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第44-45页 |
| 7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 第45-49页 |
| ·整合资金的同时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融资结构 | 第45页 |
| ·借助融资合同分散转移融资风险 | 第45-46页 |
| ·完善政策法规及制度,规避法律法规风险 | 第46页 |
| ·适当提高呆坏账准备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 | 第46页 |
| ·采用合理外债币种为主等措施防范汇率风险 | 第46-47页 |
|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等措施规避信用风险 | 第47页 |
| ·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 | 第47页 |
| ·加强审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 ·健全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 第48页 |
|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48-49页 |
| 8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