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情态副词习得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1-24页
    0.1 研究缘起第11-12页
    0.2 研究现状第12-19页
        0.2.1 本体研究第12-18页
        0.2.2 习得研究第18-19页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9-24页
        0.3.1 研究内容第19-21页
        0.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0.3.3 语料来源第22-24页
第一章 理论背景述评第24-46页
    1.1 偏误来源的再分类及其应用第24-35页
        1.1.1 国外分类概况第25-27页
        1.1.2 国内的理论介绍与应用第27-31页
        1.1.3 偏误来源分类及其应用的再思考第31-33页
        1.1.4 偏误来源分类的运用第33-35页
    1.2 中介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35-38页
        1.2.1 中介语研究的基本范式第35-37页
        1.2.2 易混淆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37-38页
    1.3 单双音节问题的相关理论解释第38-45页
        1.3.1 韵律与句法的相互作用第39-40页
        1.3.2 分语体的语法研究第40-45页
    1.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二章 方式副词“互-互相”组习得研究第46-73页
    2.1 单双音节交互副词句法功能比较研究第46-58页
        2.1.1 两种语义“相”的搭配规则第46-49页
        2.1.2 “互”的搭配规则第49-50页
        2.1.3 “互”、“相”功能比较第50-51页
        2.1.4 “互”、“相”与“互相”功能比较第51-58页
    2.2 “互相”组的习得状况考察第58-71页
        2.2.1 大纲和教材中的收录情况第59-60页
        2.2.2 留学生的正确用例考察第60-66页
        2.2.3 留学生的偏误现象分析第66-71页
        2.2.4 教学建议第71页
    2.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语气副词“反—反而”组习得研究第73-105页
    3.1 “反、倒、反而、反倒”本体规则梳理第73-84页
        3.1.1 词典的注释第73页
        3.1.2 学界的相关研究第73-77页
        3.1.3 “反、倒、反而、反倒”使用情况考察第77-84页
    3.2 “反而”组的习得状况考察第84-102页
        3.2.1 留学生使用情况及大纲、教材输入情况概观第84-87页
        3.2.2 留学生的中介语用例考察第87-94页
        3.2.3 留学生的偏误现象分析第94-101页
        3.2.4 教学建议第101-102页
    3.4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四章 时间/语气副词“本—本来”组习得研究第105-137页
    4.1 “本、原、本来、原来”句法功能比较第105-125页
        4.1.1 词性归属第105-111页
        4.1.2 “原来”、“本来”的句法功能比较第111-122页
        4.1.3 “本”、“原”与“本来”、“原来”句法功能比较第122-125页
    4.2 “ 本来”组的习得状况考察第125-135页
        4.2.1 大纲和教材中的收录情况第126-127页
        4.2.2 留学生的正确用例考察第127-132页
        4.2.3 留学生的偏误现象分析第132-135页
        4.2.4 教学建议第135页
    4.3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五章 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第137-160页
    5.1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副词的性质与分类第137-141页
        5.1.1 汉语单音节词的性质与语体特征第137-139页
        5.1.2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副词作状语的对立第139-141页
    5.2 其他语言中的音节对立同义词第141-144页
        5.2.1 英语的音节对立同义词及其语体色彩第141-142页
        5.2.2 俄语的音节对立同义词及其语体色彩第142-143页
        5.2.3 日语、韩语的音节对立同义词及其语体色彩第143-144页
    5.3 偏误类型及来源的测试与调查第144-157页
        5.3.1 混淆情况测试第144-150页
        5.3.2 使用倾向统计第150-156页
        5.3.3 访谈结果第156-157页
    5.4 本章小结第157-160页
结论第160-165页
附录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4页
后记第184-186页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情况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物流管理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