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苹果酒发酵菌株筛选与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酵母菌 | 第11-13页 |
1.2.1 酿酒酵母与果酒的关系 | 第11-12页 |
1.2.2 果酒酵母选种基本指标 | 第12页 |
1.2.3 果酒酵母选育其他指标 | 第12-13页 |
1.3 苹果酒简介 | 第13-15页 |
1.3.1 苹果果酒的酿制工艺 | 第14页 |
1.3.2 苹果果酒分类 | 第14-15页 |
1.4 苹果果酒的营养及功效 | 第15-16页 |
1.5 苹果果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1.6 苹果果酒的发展前景 | 第19页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3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优良苹果酒酵母菌株分离与筛选 | 第23-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2.1.1 菌种与试剂 | 第23页 |
2.1.2 培养基 | 第23-24页 |
2.1.3 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酵母菌的分离与保存 | 第24-25页 |
2.2.2 WL培养初步分类 | 第25页 |
2.2.3 产气能力初筛 | 第25页 |
2.2.4 三角瓶发酵(CO_2失重法) | 第25页 |
2.2.5 耐酒精能力测试 | 第25-26页 |
2.2.6 耐SO_2能力测试 | 第26页 |
2.2.7 耐受饥饿能力测试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2.3.1 YPD培养基菌落形态 | 第26-27页 |
2.3.2 采集分离的菌种WL培养基上的初步分类 | 第27页 |
2.3.3 产气能力初筛结果 | 第27-28页 |
2.3.4 酵母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 | 第28-29页 |
2.3.5 酒精耐受结果 | 第29-31页 |
2.3.6 SO_2耐受性结果 | 第31页 |
2.3.7 营养饥饿耐受性结果 | 第31-32页 |
2.3.8 讨论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响应面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 第34-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菌种 | 第34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4-35页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5页 |
3.2 苹果酒加工工艺流程 | 第35-39页 |
3.2.1 操作要点 | 第35-36页 |
3.2.2 苹果汁护色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3.2.3 苹果果酒发酵工艺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3.2.4 苹果果酒加工工艺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38页 |
3.2.5 双菌株发酵苹果果酒 | 第38页 |
3.2.6 苹果果酒的评分标准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3.3.1 苹果汁护色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3.3.3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 | 第46-49页 |
3.3.4 验证实验 | 第49-50页 |
3.3.5 双菌株发酵实验结果 | 第50页 |
3.3.6 讨论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4.1 结论 | 第52-53页 |
4.2 创新点 | 第53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