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单双音同义动词探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缘由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研究概述第9-13页
        1.3.1 关于同义词的整体研究第9-12页
        1.3.2 关于单双音同义动词方而的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研究范围与语料来源第13-15页
        1.5.1 术语界定第13-14页
        1.5.2 研究范围的确定第14页
        1.5.3 语料的来源及处理第14-15页
第二章 中级阶段留学生使用单双音同义动词的偏误类型第15-25页
    2.1 单双音同义动词的使用情况统计第15-16页
    2.2 中级阶段留学生单双音同义动词偏误类型第16-23页
        2.2.1 意义内容方面的差异产生的偏误第16-20页
        2.2.2 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产生的偏误第20-21页
        2.2.3 语体色彩方面的差异产生的偏误第21-22页
        2.2.4 音节方面的差异产生的偏误第22-23页
    2.3 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中级阶段留学生单双音同义动词习得偏误的原因第25-31页
    3.1 汉语言自身的因素第25-26页
        3.1.1 主要的意义相同,不易区分第25-26页
        3.1.2 一词多义第26页
    3.2 学习策略的因素第26-27页
        3.2.1 迂回策略第26-27页
        3.2.2 借助母语策略第27页
        3.2.3 求助母语对象或查阅权威书籍的策略第27页
    3.3 学习环境的因素第27-29页
        3.3.1 老师方面第28页
        3.3.2 教材方面第28-29页
    3.4 “词义的不对等”和“同义互相释义”的矛盾第29页
    3.5 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辨析单双音同义动词的策略第31-35页
    4.1 语境分析法第31-32页
    4.2 单双音同义词的掌握与巩固第32-33页
        4.2.1 进行形式多样的题型练习第32页
        4.2.2 竞赛、游戏的形式第32-33页
    4.3 逐步建立学生的“单双音同义动词”意识第33页
    4.4 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单双音同义动词词典的编纂第33-34页
    4.5 小结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39页
后记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学生学习“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
下一篇:“于是”和“所以”的语法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