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植物甾醇及植物甾醇酯概述 | 第8-13页 |
·植物甾醇及植物甾醇酯 | 第8页 |
·植物甾醇酯性质 | 第8-9页 |
·植物甾醇酯的使用法规变化 | 第9页 |
·植物甾醇酯的生理功能 | 第9-11页 |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第10页 |
·抗炎作用 | 第10-11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1页 |
·抗癌作用 | 第11页 |
·防治前列腺疾病 | 第11页 |
·植物甾醇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技术 | 第13-16页 |
·脂肪酶概述 | 第13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非水酶学研究进展概述 | 第13-14页 |
·脂肪酶非水相体系催化机理 | 第14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优点 | 第14-15页 |
·水分活度对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15-16页 |
·脂肪酶催化非水相动力学研究 | 第16-17页 |
·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植物甾醇酯的合成 | 第20页 |
·植物甾醇酯的测定 | 第20-21页 |
·脂肪酶的选择 | 第21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21页 |
·水分活度的测定 | 第21页 |
·植物甾醇酯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21-22页 |
·植物甾醇酯的薄层色谱(TLC)分析条件 | 第21页 |
·植物甾醇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条件 | 第21-22页 |
·植物甾醇酯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条件 | 第22页 |
·植物甾醇酯的红外光谱分析条件 | 第22页 |
·植物甾醇酯的柱层析分离条件 | 第22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22-24页 |
·植物甾醇酯合成时间过程曲线 | 第22页 |
·植物甾醇酯的合成 | 第22-23页 |
·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4-41页 |
·脂肪酶的选择结果 | 第24页 |
·溶剂的选择结果 | 第24-25页 |
·水分活度对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影响结果 | 第25-28页 |
·不同温度下水合盐对水分活度值测定结果 | 第25-26页 |
·水合盐对不同添加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水分活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8页 |
·植物甾醇酯合成条件优化 | 第28-32页 |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0页 |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溶剂添加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酯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32页 |
·植物甾醇酯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第32-37页 |
·植物甾醇酯的薄层色谱(TLC)分析 | 第32-33页 |
·植物甾醇酯的柱层析分析 | 第33-34页 |
·植物甾醇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第34-35页 |
·植物甾酯的液质联用(LC-MS)分析 | 第35-36页 |
·植物甾醇月桂酸酯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36-37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37-41页 |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时间过程曲线 | 第37-38页 |
·竞争性抑制剂的确定 | 第38-39页 |
·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第39-41页 |
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