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1.1 豆酱概述 | 第12-14页 |
1.1.1 传统豆酱的制备及其研究价值 | 第12页 |
1.1.2 豆酱中的微生物 | 第12-14页 |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1 宏基因组学 | 第14-15页 |
1.2.2 DGGE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2.3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立题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利用DGGE技术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 | 第18-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1 试验样品 | 第18页 |
2.1.2 试验设备和试剂 | 第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2页 |
2.2.1 豆酱样品总D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2.2.2 豆酱样品DNA的PCR扩增 | 第19-20页 |
2.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20-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3 利用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 | 第31-44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3.1.1 试验样品 | 第31页 |
3.1.2 试验设备和试剂 | 第31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1-34页 |
3.2.1 豆酱样品总DNA的提取 | 第31页 |
3.2.2 豆酱样品DNA的PCR扩增 | 第31-33页 |
3.2.3 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3.3.1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 第34-35页 |
3.3.2 OUT聚类及注释 | 第35页 |
3.3.3 物种丰度分析 | 第35-39页 |
3.3.4 豆酱样品中群落结构的分析 | 第39-4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4-47页 |
4.1 讨论 | 第44-46页 |
4.1.1 结合不同方法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44-45页 |
4.1.2 豆酱中的微生物 | 第45-46页 |
4.2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