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缘由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1页 |
| 二 统计分析法 | 第11-12页 |
| 三 对比分析法 | 第12页 |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 一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理论 | 第12页 |
| 二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CSP)理论 | 第12-13页 |
| 三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第一节 专门用途汉语教材(CSP)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法律汉语教材编写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法律汉语教学问题研究 | 第19-26页 |
| 第一节 法律汉语相关教学要素分析 | 第19-21页 |
| 一 教学对象分析 | 第19-20页 |
| 二 教学需求分析 | 第20页 |
| 三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0页 |
| 四 所选教材分析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法律汉语教学策略分析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法律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 第22-24页 |
| 一 法律汉语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法律汉语的教学对策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两部法律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 第26-32页 |
| 第一节 两部法律汉语教材情况介绍 | 第26页 |
| 第二节 教材对比研究 | 第26-30页 |
| 一 教材内容框架对比 | 第26-27页 |
| 二 课文话题的设置对比 | 第27-28页 |
| 三 练习的编排对比 | 第28-30页 |
| 第三节 两部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 第30-31页 |
| 一 教材的优点 | 第30页 |
| 二 教材的不足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对法律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 | 第32-35页 |
| 一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显示教材的针对性 | 第32-33页 |
| 二 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对教师需求的分析,提高教材的使用价值 | 第33页 |
| 三 注重法律教材的实用性,细化教材种类及层次 | 第33页 |
| 四 文化背景与知识体系相结合 | 第33-34页 |
| 五 加强教材的多媒体资料的辅助配备,营造真实的教学场景 | 第34-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后记 | 第38-39页 |
| 个人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