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和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立题背景 | 第7-11页 |
·黄酒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7-8页 |
·精湛纯熟的酿酒工艺 | 第8-9页 |
·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 | 第9页 |
·众多的类别和名品 | 第9-10页 |
·独特的色、香、味 | 第10页 |
·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 第10-11页 |
·营养型黄酒 | 第11-12页 |
·枸杞的功能介绍 | 第12-14页 |
·枸杞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枸杞色素的生理功效 | 第13页 |
·生物碱类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枸杞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 第17-31页 |
·引言 | 第17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7-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17-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淀粉含量测定 | 第18页 |
·酒精度测定 | 第18页 |
·总酸测定 | 第18页 |
·pH 测定 | 第18页 |
·脂肪测定 | 第18页 |
·蛋白质测定 | 第18页 |
·还原糖测定 | 第18页 |
·总糖测定 | 第18-19页 |
·水分测定 | 第19页 |
·麦曲中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第19页 |
·麦曲糖化力测定 | 第19-20页 |
·麦曲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第20-21页 |
·麦曲酯化力的测定 | 第21页 |
·麦曲中的微生物分析 | 第21页 |
·工艺流程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0页 |
·原料分析 | 第22-23页 |
·麦曲的分析和选择 | 第23-26页 |
·枸杞用量的确定 | 第26页 |
·麦曲用量的确定 | 第26-27页 |
·酵母用量的确定 | 第27-28页 |
·发酵温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枸杞黄酒护色方法的研究 | 第31-40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1-32页 |
·工艺流程 | 第32页 |
·操作要点 | 第32页 |
·枸杞黄酒护色工艺及测定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抗坏血酸添加量对护色的影响 | 第32-33页 |
·柠檬酸添加量对护色的影响 | 第33页 |
·煎酒温度对护色的影响 | 第33-34页 |
·煎酒时间对护色的影响 | 第34页 |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4-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枸杞黄酒中多糖和氨基酸的测定 | 第40-45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硫酸苯酚法测多糖含量 | 第41页 |
·乙醇沉淀法测多糖含量 | 第41页 |
·枸杞黄酒中多糖分子量分布 | 第41-42页 |
·枸杞黄酒中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结果 | 第42页 |
·乙醇沉淀法测定结果 | 第42页 |
·枸杞黄酒中多糖分子量分布 | 第42-44页 |
·枸杞黄酒中氨基酸分析结果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