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报刊语言特点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 报刊阅读课程的教学研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3页 |
三、 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一) 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的特点与教材的概况 | 第15-29页 |
一、 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特点 | 第15-22页 |
(一) 课程性质和定位 | 第15-18页 |
(二) 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 第18-19页 |
(三) 教学原则 | 第19-22页 |
二、 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发展概述 | 第22-29页 |
(一) 教材的发展概述 | 第22-25页 |
(二) 对现有教材的分类 | 第25-26页 |
(三) 教材编写原则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两部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比较 | 第29-41页 |
一、 教材的编写体例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一) 全书结构 | 第29-30页 |
(二) 单课结构 | 第30-31页 |
二、 教材的编写内容比较分析 | 第31-38页 |
(一) 主课文部分 | 第31-33页 |
(二) 词语部分 | 第33-35页 |
(三) 报刊句式介绍 | 第35-36页 |
(四) 背景知识介绍 | 第36页 |
(五) 练习部分 | 第36-37页 |
(六) 副课文部分 | 第37-38页 |
三、 两部教材的优缺点 | 第38-41页 |
(一) 两部教材的优点 | 第38-39页 |
(二) 两部教材的缺点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使用调查与编写构想 | 第41-55页 |
一、 对外汉语中级报刊阅读教材使用调查 | 第41-48页 |
(一)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第41页 |
(二) 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 第41-48页 |
二、 对外汉语中级报刊阅读教材编写构想 | 第48-55页 |
(一) 教材内容难度的合理控制 | 第48-50页 |
(二) 教材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有效结合 | 第50-51页 |
(三) 时效性与稳定性的相互平衡 | 第51-52页 |
(四) 文化信息含量的适度增加 | 第52-53页 |
(五) 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运用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