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无标记被动句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一)无标记被动句的本体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二)无标记被动句的汉英对比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无标记被动句的习得、偏误及教学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三、 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21-2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四)语料说明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和英语意念被动句的本体对比研究 | 第24-50页 |
一、 句法结构的汉英对比研究 | 第24-39页 |
(一)主语的构成 | 第27-30页 |
(二)谓语的构成 | 第30-34页 |
(三)状语的构成 | 第34-35页 |
(四)补语的构成 | 第35-36页 |
(五)宾语的构成 | 第36-37页 |
(六)表语的构成 | 第37-39页 |
二、 语义方面的汉英对比研究 | 第39-46页 |
(一)主语语义特征 | 第39-42页 |
(二)谓语语义特征 | 第42-44页 |
(三)补语语义指向 | 第44-46页 |
三、 语用方面的汉英对比研究 | 第46-50页 |
(一)汉语无标记被动句的语用研究 | 第46-48页 |
(二)英语意念被动句的语用研究 | 第48-50页 |
第三章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无标记被动句的偏误分析 | 第50-58页 |
一、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无标记被动句的偏误类型 | 第50-55页 |
(一)句法偏误 | 第51-54页 |
(二)语用偏误 | 第54-55页 |
二、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无标记被动句的偏误原因 | 第55-58页 |
(一)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55-56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56-57页 |
(三)教师说明讲解欠妥 | 第57页 |
(四)教材编排设计不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无标记被动句的教学对策 | 第58-65页 |
一、 无标记被动句的教学原则 | 第58-59页 |
(一)对比分析 | 第58页 |
(二)句法与语义相结合 | 第58页 |
(三)重视语用 | 第58-59页 |
(四)精讲精练 | 第59页 |
二、 无标记被动句的教学建议 | 第59-65页 |
(一)遵循认知规律,先有标后无标 | 第59页 |
(二)着眼语义教学,明确基本格式 | 第59-61页 |
(三)适时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 第61页 |
(四)强化巩固运用,培养汉语语感 | 第61-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