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 牛骨的主要成分与利用现状 | 第14-16页 |
·牛骨的主要成分 | 第14-15页 |
·骨蛋白的利用 | 第15-16页 |
·畜禽骨骼中钙的利用 | 第16页 |
2 牛骨蛋白酶解的研究 | 第16-19页 |
·胶原多肽的概述 | 第17页 |
·蛋白质的酶解机理 | 第17-18页 |
·酶解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3 钙制剂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钙的生理功能 | 第19页 |
·参与血凝过程 | 第19页 |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 第19页 |
·参与人体其它生理活动 | 第19页 |
·促进部分酶的活性 | 第19页 |
·钙在体内的分布、吸收及代谢 | 第19-20页 |
·钙制剂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4 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 第21-24页 |
·氨基酸螯合钙与多肽螯合钙的比较 | 第21页 |
·吸收机制 | 第21页 |
·转运机制 | 第21页 |
·多肽螯合钙的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鳌合物的紫外吸收 | 第21-22页 |
·鳌合物红外吸收 | 第22页 |
·多肽螯合钙的分离 | 第22-23页 |
·肽钙螯合的产品研发研究 | 第23-24页 |
5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牛骨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24页 |
·骨渣中可溶性钙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4页 |
·胶原多肽与骨钙螯合工艺的研究及分离纯化 | 第24-25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理化分析与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牛骨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26-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26-27页 |
·试验设备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2页 |
·脱脂工艺的研究 | 第27-28页 |
·酶解工艺流程 | 第28页 |
·高压蒸煮对蛋白质损失率的影响 | 第28页 |
·酶制剂筛选试验 | 第28页 |
·酶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28页 |
·复合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酶解液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 第29页 |
·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牛骨基本成分的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脱脂工艺的实验结果 | 第33页 |
·高压蒸煮对蛋白质损失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酶活的测定结果 | 第34页 |
·酶制剂筛选的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加酶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底物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木瓜蛋白酶酶解工艺的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加酶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底物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页 |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复合酶解正交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复合方式的选择 | 第43页 |
·复合正交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极差分析 | 第44-45页 |
·水解液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 | 第45-47页 |
·标准品的洗脱时间 | 第46页 |
·水解液的G-25图谱及分子量分布 | 第46-47页 |
·水解液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 第47-4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牛骨渣中可溶性钙提取的研究 | 第50-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原材料 | 第50页 |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方法 | 第51-53页 |
·骨渣的预处理 | 第51页 |
·酸的选择 | 第51页 |
·酸解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旋转正交实验设计 | 第52页 |
·酸解液脱酸的研究 | 第52页 |
·酸解液脱色的研究 | 第52页 |
·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3页 |
·可溶性骨钙提取用酸的选择结果 | 第53页 |
·可溶性钙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HCl的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HCl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第57页 |
·试验因子间互作效应分析 | 第57-59页 |
·单因子效应分析 | 第59-60页 |
·边际效应分析 | 第60-61页 |
·最佳作用参数的确定 | 第61页 |
·酸解液脱酸的实验结果 | 第61页 |
·酸解液脱色的实验结果 | 第61-63页 |
·活性炭用量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61-62页 |
·时间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62页 |
·温度对脱色效果影响 | 第62-63页 |
·工艺条件优化 | 第6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牛骨胶原多肽与骨钙螯合工艺的研究 | 第65-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材料 | 第65-66页 |
·原材料 | 第65页 |
·主要试剂 | 第65-66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6页 |
·方法 | 第66-68页 |
·胶原多肽与骨钙螯合实验设计 | 第66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6-67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分离纯化 | 第67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初步鉴定 | 第67-68页 |
·试验指标与方法 | 第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质量比对螯合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时间对螯合效果的影响 | 第69页 |
·pH值对螯合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温度对螯合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2页 |
·极差分析 | 第72页 |
·方差分析 | 第72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分离纯化的结果 | 第72-73页 |
·游离钙离子检测实验现象 | 第73页 |
·游离氨基酸检测实验现象 | 第73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鉴定实验结果 | 第7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 第75-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材料 | 第75-76页 |
·原材料 | 第75页 |
·主要试剂 | 第75-76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6页 |
·方法 | 第76-7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6页 |
·紫外扫描分析 | 第76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6-77页 |
·X衍射分析 | 第77页 |
·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77-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3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常规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胶原多肽螯合钙在不同pH值下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 第79页 |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79-80页 |
·紫外扫描实验结果 | 第80-81页 |
·JSM-6390LV电镜扫描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X衍射实验结果 | 第82-83页 |
·推测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式 | 第8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3-8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页 |